天安字典

《省夏书事》

时间: 2025-05-06 19:58:51

诗句

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

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

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

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58:51

原文展示:

省夏书事 寇准 〔宋代〕

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 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 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 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

白话文翻译:

窗户经过初雨的洗礼,风清气爽,野外景色宜人。 闲庭中仍有蝴蝶嬉戏,高树上蝉声已起。 在贫困中更能体会到世态炎凉,乡愁在醉意中消散。 即使独自吟咏,也时常漫步过溪桥。

注释:

  • 窗户经初雨:窗户被初夏的雨水洗净。
  • 风清野景饶:风清爽,野外景色丰富。
  • 闲庭犹戏蝶:庭院中仍有蝴蝶在嬉戏。
  • 高树已鸣蜩:高树上蝉已经开始鸣叫。
  • 世态贫中觉:在贫困中更能体会到世态的炎凉。
  • 乡思醉里销:乡愁在醉意中消散。
  • 纵吟还独步:即使独自吟咏。
  • 时复过溪桥:时常漫步过溪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有显著成就,曾任宰相,主张改革,对抗辽国。寇准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对世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的清新景象为背景,通过窗户、风、野景、蝴蝶、蝉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在贫困中体会到世态的炎凉,但乡愁在醉意中得以消解,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的最后两句“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能自得其乐,时常漫步于自然之中,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寇准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窗户被初夏的雨水洗净,风吹来清爽,野外景色丰富。
  2. 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庭院中仍有蝴蝶在嬉戏,高树上蝉已经开始鸣叫。
  3. 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在贫困中更能体会到世态的炎凉,乡愁在醉意中消散。
  4. 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即使独自吟咏,也时常漫步过溪桥。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闲庭犹戏蝶”中的“戏”字,赋予蝴蝶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
  • 对仗:如“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中的“窗户”与“风清”,“经初雨”与“野景饶”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初夏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对世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户:象征着诗人的视野和心境。
  • 风清:代表着清爽和宁静。
  • 野景饶:丰富的野外景色,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戏蝶:蝴蝶的嬉戏,象征着自由和欢乐。
  • 鸣蜩:蝉的鸣叫,象征着夏日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闲庭犹戏蝶”中的“戏”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乡思醉里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B. 对世态的无奈 C. 对贫困的接受 D. 对孤独的享受

  3. 诗的最后两句“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孤独无助 B. 自得其乐 C. 忧国忧民 D. 怀才不遇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寇准的其他诗作,如《江南春》、《春日登楼》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乡愁表达。

诗词对比:

  • 寇准的《省夏书事》与杜甫的《春望》在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寇准的诗更加清新自然,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沉郁顿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寇准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来 石城晓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八月 相劝酒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感讽六首 其一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四 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一 马诗二十三首 其三 相和歌辞。江南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車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强本弱支 包含滋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如日方中 不遗毫发 卓然不群 音字旁的字 呼昼作夜 素鳞 老天 入乡随乡 尢字旁的字 帽儿光光 不次之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