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27:39
老懒尤于笔砚疏,难陪骑省赋闲居。
去周柱下谁为史,传邺侯家尚有书。
台馈不烦公粟肉,户租难办客车鱼。
侧旁万一邻堪买,便拟诛茅近太初。
我这个人更加懒惰,笔墨也没有了生气,根本无法陪伴骑马的朋友,赋闲在家。
周柱之下,谁来记载历史呢?传承邺侯家族的书籍,至今还有存留。
台上的馈赠不再打扰公家的粟米和肉,家里的租金也难以支付客人所需的鱼。
倘若邻居愿意出售房屋,我便打算在附近蓉茅,重回太初时代的宁静。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华,号天池,南宋诗人、词人,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次韵二首》写作于作者晚年,时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作者内心感伤,反映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他用“老懒”一词自嘲,表明自己在创作上的懈怠和对笔砚的疏离,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提及“去周柱下谁为史”,表现了他对历史的关注,既感慨历史的流逝,也表达了对书籍文化传承的珍视。
“台馈不烦公粟肉”,这里则透露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他不再追求奢华的馈赠,而是更在意内心的富足与静谧。“便拟诛茅近太初”则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渴望回归简朴的生活状态,寻求精神上的宁静。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清新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懒惰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老懒”是指什么?
A. 年轻
B. 懒惰
C. 勤奋
D. 聪明
“去周柱下谁为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漠视
B. 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担忧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物质的追求
“便拟诛茅近太初”中的“太初”指的是?
A. 未来的城市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古代的战乱
D. 现代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