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5: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0:20
轵道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秦暴浑如狼牧羊,
筑临洮郡至咸阳。
苦防齐客出关外,
岂料子婴降道傍。
这首诗描绘了秦国像狼一样对待牧羊人的暴虐行为,修筑了从临洮到咸阳的防线,苦心防备齐国的客人出关。然而,没想到的是,子婴却降临在这条道路旁边。
刘克庄,字梦阮,号惟庵,宋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和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秦国的暴政深感不满,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轵道》是一首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诗作,以秦国的暴政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滥用的深刻批判。诗中“秦暴浑如狼牧羊”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国统治者的残酷无情,将其比作狼,侵害无辜的百姓,令人不寒而栗。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秦国筑防线以防齐国的客人出关,反映出统治者的狭隘和无知,显示出他们对外敌的过度恐惧和对内政的无能。最后一句“岂料子婴降道傍”,则是对历史的反思,暗示即使是再强大的防线也无法阻挡历史的必然发展,子婴的降临意味着秦国的灭亡,也暗示了权力的无常与变迁。整首诗在激昂之中透出深刻的历史哲理,警示后人。
全诗通过描绘秦国的暴政和历史的必然性,表达了对暴政的愤慨和对历史无情的感慨,体现了对正义与自由的追求。
秦国被比作什么动物?
A. 狼
B. 虎
C. 狐狸
D. 龟
子婴的降临象征着什么?
A. 秦国的强盛
B. 秦国的灭亡
C. 齐国的胜利
D. 外敌的入侵
诗中提到的“筑防线”是为了防备谁?
A. 齐国
B. 楚国
C. 韩国
D. 燕国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在《轵道》中对暴政的抨击更加直接,表现出的愤慨情感更为强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无奈和悲伤。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