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0:43
昏主非姬不饱,
内嬖废嫡可悲。
骊女逐金玦子,
玉环养锦绷儿。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无奈。诗中提到昏庸的统治者不懂得珍惜贤良之人,反而宠幸那些妃嫔,使得正嫡的地位受到冷落,令人感到悲伤。骊女追逐着金玦与珠宝,而玉环则被养活得如同锦绷一样娇贵,反映了当时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人性的冷漠。
诗中提到的“昏主”与“内嬖”反映了当时封建王朝的政治腐败现象,许多历史上昏庸的君主因宠爱妃嫔而忽略朝政,导致国家的衰败。骊女与金玦则可能暗指古代对美色与财富的追逐,反映了社会对物质的崇拜和对人性的漠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白水,宋代诗人、书法家,生于四川,后迁至南宋。刘克庄以其诗歌见长,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年代。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与无力感,呈现出对美好人性与正义理想的渴求。
《又六言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权力中心的腐败与人性的扭曲。诗中“昏主非姬不饱”的开头,便直接揭示了统治者的昏庸与对贤良之士的冷落,令人深感痛心。接着,“内嬖废嫡可悲”进一步强调了正嫡的悲惨命运,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惋,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批判。
“骊女逐金玦子,玉环养锦绷儿”的对比,展现了极端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骊女的追逐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渴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追求,而“玉环养锦绷儿”则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表面华丽与内在空虚。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悲观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当时政治腐败与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反映出诗人对人性与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生活失衡的忧虑。
诗中的“昏主”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骊女”象征什么?
“内嬖废嫡可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