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55
《台城路》 作者:龚自珍 〔清代〕
这首诗描绘了台城路的景象,诗人回忆起千年依旧的山川与牧童的歌声,感慨历史的沧桑。谁能相信当年那一声巨响,竟能撼动整个天地?这里的灵气与幽光,是否还在等候梳妆的时刻?在景阳宫的深处,诗人感到无比惆怅,历史的兴亡与今昔的景象相对比,似乎更让人感到无奈。漫长的岁月中,古今的评说何其繁杂,就如汉家的长乐,却难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人间有帝王的宫殿,也有孤独的寺庙,正如鲸鱼已逝,难以再起,令人无不感到遗憾。铜仙的笑声,泪水流淌在灞水旁,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璱,号自珍,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对社会的深入思考而闻名,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在反思历史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诗中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台城路》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台城路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儿扣之声死”一句,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在“吼撤山河大地”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历史事件的震撼,而“幽光灵气”则引人向往,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渴望。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与拟人,使得情感更加饱满,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古今的评说,表达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长河的沉思,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光灵气”主要指什么?
“吼撤山河大地”中的“吼撤”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台城路》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但龚自珍的诗更显得沉重与忧虑,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