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52:34
浣溪沙 其四
作者: 赵文漪
纸帐灯昏梦未稠。
啼红依约鲛珠流。
这般光景记前游。
廿四番风催柳眼,
十三雁柱弄筝头。
玉钩何处不成愁。
在昏暗的灯光下,纸帐的影子模糊,我的梦还未深沉。
红色的啼鸣声依稀传来,像是鲛珠般流淌。这种情景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游玩。
二十四种风吹拂着柳眼,十三只雁在空中舞动,犹如调弄着筝弦。
玉钩的愁苦何处不在呢?
赵文漪,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灵动,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浣溪沙 其四》写于现代,反映了作者对过往游玩的回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伤。
赵文漪的《浣溪沙 其四》是一首充满柔情与思考的词作。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昏暗的灯光和模糊的梦境,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细腻的氛围。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纸帐灯昏梦未稠"这一句,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梦境尚浅,似乎还未进入深层。接着,"啼红依约鲛珠流"则用鸟鸣声和流泪的鲛珠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悲伤的美感。此种情感在后面的几句中不断扩展,作者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将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变化相互映照。
诗中的“廿四番风催柳眼”与“十三雁柱弄筝头”,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更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风催柳眼,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青春的易逝;而雁阵的变化则让人联想到远行与别离,增添了几分惆怅。
最后,"玉钩何处不成愁"一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愁苦似乎总是伴随左右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词在细腻的感情与自然的描绘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愁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中“纸帐灯昏”所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明亮的
B. 昏暗的
C. 热闹的
D. 寂静的
“廿四番风催柳眼”中的“廿四番”指什么?
A. 四季
B. 二十四个时节
C. 二十种花
D. 二十四个故事
诗中所提到的“鲛珠”象征什么?
A. 喜悦
B. 眼泪
C. 财富
D. 友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