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12:14
不愤江梅喷暗香。
春前腊后正凄凉。
霜风雪月忍思量。
斜倚幽林如有恨,
玉鳞飞后转堪伤。
时人那解惜孤芳。
不愿意去感受那江边梅花散发的淡淡香气。
在春天到来之前,正值腊月的寒冷,感到十分凄凉。
在霜风和雪月的侵袭下,心中难以平静思量。
我斜靠在幽静的树林中,似乎心中有着无尽的怨恨,
那飞舞的玉鳞(指鱼儿)让人感到更加伤感。
而当今的人又怎能懂得我对这孤芳的珍惜呢?
“孤芳”一词常用来形容那些独立于世、清高而不与他人争宠的人。诗中表达了对独特个体的珍视和对世俗繁华的无奈。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清新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浣溪沙(早春)》作于早春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开篇提到“江梅喷暗香”,虽然梅花的香气很美,但诗人却不愿去感受,这种对美的拒绝似乎暗示着他内心的苦楚。接着提到“春前腊后正凄凉”,描绘了即将结束的冬天给人带来的阴郁情绪,增强了作品的凄凉感。随后“霜风雪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后半部分“斜倚幽林如有恨”,诗人倚靠在幽静的树林中,似乎对生活充满了怨恨,而“玉鳞飞后转堪伤”则通过对鱼儿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感。最后一句“时人那解惜孤芳”则是对当下人们不懂珍惜孤独之美的无奈与感伤,深化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美的深刻体验,强调了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孤独之美的珍惜,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孤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孤独的人
C. 诗人的心情
D. 美丽的自然
填空题: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是通过“____”表达的。
判断题:诗中的“江梅”是一种常见的花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