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题十首》

时间: 2025-04-29 01:15:55

诗句

雁足书良是,鸾胶事已非。

如何子卿内,不待藁砧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5:55

原文展示:

雁足书良是,鸾胶事已非。
如何子卿内,不待藁砧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雁的足迹书写的消息是好的,而鸾鸟的胶合已经不是往日的事情了。为何你在心中却没有等到归来的信件呢?

注释:

  • 雁足:指雁的足迹,这里用来比喻传递的书信。
  • 良是:好的消息或事情。
  • 鸾胶:指传说中的鸾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情或爱情之事,这里暗示过去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子卿:古代对人的称呼,通常指年轻的男子。
  • 藁砧:指砧板,古人用来做饭时的工具,可能暗指等待或归来的期盼。

典故解析:

  • 雁足书:古代雁鸟迁徙时被用来传递消息,象征离别与思念。
  • 鸾鸟:古代传说中美丽的鸟,常用于比喻爱情和美好,寓意着失落的美好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1130年,卒于1195年。他以豪放的词风和细腻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杂题十首》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雁足”象征着信件的传递,暗示着思念与期待,而“鸾胶事已非”则揭示了美好已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感情变迁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美好与失落并置,让人感受到一种哀伤的美,情感细腻而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足书良是:意指通过雁的足迹传递来的消息是好的,传达了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美好消息的期待。
  2. 鸾胶事已非:鸾鸟的美好象征已经不再,暗示过去的美好关系或情感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失去美好的惋惜。
  3. 如何子卿内:疑问句,表达对心中思念的困惑。
  4. 不待藁砧归:即使没有等到归来的信件,心中依然充满了期待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良是”与“事已非”的对比,突显了期待与失落之间的强烈反差。
  • 象征:雁和鸾鸟分别象征着传递情感的希望与美好关系的逝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落,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信件与思念,表现出对远方的牵挂。
  • :象征爱情与美好,代表曾经的美好时光。
  • 藁砧:象征等待与归属,暗示着对过往的期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雁足书良是”中的“良”指的是什么? A. 好的
    B. 坏的
    C. 平常的
    D. 不确定的

  2. “鸾胶事已非”中的“已非”意为? A. 仍然是
    B. 已经不是
    C. 可能是
    D. 从未是

  3. 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与失落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思念与感慨的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豪放与洒脱。
  • 杜甫《春望》:虽同样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社会时事与个人命运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下第后寄高山人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落第后赠同居友人 赠友人 夏日会修行段将军宅 与无可宿辉公院 送友人及第归苏州 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云 牛字旁的字 毛热火辣 鲸海 羽盖车 面红面绿 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长歌代哭 限钱 支吾其辞 性贿赂 坚持不渝 形结尾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禾字旁的字 包含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