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4:40
当年草草掩泉扃,
家集年深失坎铭。
后裔浇松难盥荐,
先君易箦尚丁宁。
诰频燎土知天定,
笏已堆床见地灵。
便筑精庐陈像设,
大书山券刻碑厅。
微似锥刀亦苦争,
使君诺重万金轻。
希夷不以山分客,
太傅曾将墅乞甥。
季世炎凉几市道,
古人生死见交情。
与公到老宜同社,
倡率乡人逊畔耕。
当年匆忙地掩住泉水的门,
家族的聚会年深月久失去了刻石的铭文。
后代浇灌松树难以洗净祭品,
先祖的灵位仍需恭敬安放。
诏书频频焚烧土地,知道天意已然决定,
朝官的笏已经堆满了床头,能见到土地的灵气。
便筑精致的庐舍供奉图像,
在山券上大书刻碑厅。
微小的争斗如锥刀般苦涩,
使君的承诺重于万金却轻如鸿毛。
希夷不以山川隔断宾客,
太傅曾请求在这里寄宿。
在这炎凉的季节中,几条市道显得萧条,
古人在生死之间见证了深厚的情谊。
与您携手到老应该同在一社,
积极带领乡人恭敬耕作。
刘克庄(1187-1269),字德裕,号宾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
《谢春谷畀地》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家族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期望。作者借古诗表达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反映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谢春谷畀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刘克庄通过对家族历史的追溯,表达出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后代的期望。诗中涉及的“泉扃”、“坎铭”等意象,暗示了家族的传承与记忆,表现出对家族根基的关注和思考。
诗人在描绘家族历史的同时,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微似锥刀亦苦争”一句中,诗人以微小的争斗作为引子,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无奈。而“古人生死见交情”则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深厚的理解,强调了交情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在“与公到老宜同社”中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期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耕作、共度余生。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种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追溯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传统的尊重。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泉扃”指什么?
A. 水源的门
B. 祭祀的器具
C. 古代的建筑
答案:A
“微似锥刀”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苦涩
C. 安慰
答案:B
诗人希望与朋友如何相处?
A. 分开
B. 共同耕作
C. 争斗
答案: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家族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放与对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但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