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征妇词十首》

时间: 2025-07-12 21:15:40

诗句

诗云王赫怒,吏说相宣威。

假使从公旦,三年便衮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15:40

原文展示:

征妇词十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诗云王赫怒,吏说相宣威。
假使从公旦,三年便衮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征妇的情景,诗中提到王赫的愤怒,官员们则在传达他的威严。即使我愿意跟随公旦,也要等三年才能返回。

注释:

  • 王赫:指王赫(王赫是古代的一个人物,具体是指哪位历史人物还有争议),在此是象征性地提到其愤怒。
  • :指官吏,负责传达政令的人。
  • 相宣威:意为传达国君的威势。
  • 公旦:指周公旦,周朝的贤臣,以德行和才能著称。
  • 衮归:衮是古代官服,归是返回,意即回家或归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晚号天柱,是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征人入伍的背景下,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对妇女的影响。战争使得许多家庭破碎,征妇的心情复杂,既有对丈夫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征妇词十首》通过对征人出征的描绘,展现了征妇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就以“王赫怒”引入,给人一种紧迫感,传达了国家动荡的状态。接着,官吏的威严又暗示了征兵的强制性,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诗中提到的“假使从公旦”,表现了妇人的无奈与对理想归宿的渴望。即使愿意随公旦而去,也需等待三年,突出时间的漫长与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的深切关注。刘克庄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云王赫怒:开篇提到王赫的愤怒,立刻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暗示国家的动荡。
  2. 吏说相宣威:官吏在传达国君的威严,表明征兵的强制性和官府的无情。
  3. 假使从公旦:表达了妇女的愿望,渴望跟随贤人,寄托了对理想伴侣的向往。
  4. 三年便衮归:强调等待的漫长,衬托出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王赫怒”与“吏说相宣威”,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王赫的愤怒比作国家动荡,隐喻战争对家庭的冲击。
  • 情感对比:将征人的愤怒与妇女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情感的冲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展现征妇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赫:象征权力与愤怒,暗示国家动乱。
  • :象征官府的强制与冷酷。
  • 公旦:代表理想的伴侣与归宿。
  • :象征身份与归属,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赫怒的表现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国家动荡
    B. 妇女的思念
    C. 个人的愤怒

  2. 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传达威严
    B. 表达感情
    C. 描绘景象

  3. “假使从公旦”中的“公旦”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周公旦
    C. 不明确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破阵子》
  • 李清照《声声慢》

诗词对比:

可以与同时期的词作进行对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同样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家国的情感,但辛弃疾的词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而刘克庄的《征妇词》则更加细腻,专注于个体的苦痛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免 暮春 昭文王相公出镇青社 甲申岁首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同年谭综掾江陵 偶作 木芙蓉盛开四解 祗答天平庞相公 同年李宗太平法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假良缘 绵开头的成语 哀歌 巛字旁的字 论今说古 尝出入 皿字底的字 目字旁的字 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视人如伤 甄官井 秋讲 高字旁的字 不龟手药 未定之天 包含极的成语 油果儿 犬字旁的字 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