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芙蓉盛开四解》

时间: 2025-07-12 16:18:53

诗句

木末芙蓉语,当时不谓真。

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18:53

原文展示:

木末芙蓉语,当时不谓真。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芙蓉花儿轻声细语,当时人们并不认为这是真的。如今我来到树梢,亲眼见到这芙蓉花,心中愁绪满怀,几乎要愁煞了那些模仿骚体诗的文人。

注释:

  • 木末:树梢。
  • 芙蓉:指芙蓉花,一种美丽的花卉。
  • 不谓真:不认为是真的,表示惊讶或不相信。
  • 愁杀:极度愁苦。
  • 拟骚人:模仿骚体诗的文人。骚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赏芙蓉花时,因花的美艳而引发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在宋代,文人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芙蓉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审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当时”与“今来”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芙蓉花的深刻印象和情感变化。首句“木末芙蓉语”,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芙蓉花以生命和语言,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次句“当时不谓真”,表达了诗人初见芙蓉时的惊讶和不相信,可能是因为芙蓉花的美丽超出了他的预期。后两句“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则抒发了诗人再次见到芙蓉花时的深切愁绪,这种愁绪可能源于对美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末芙蓉语”: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芙蓉花置于树梢,赋予它说话的能力,形象生动。
  2. “当时不谓真”:表达了诗人初见芙蓉时的惊讶和不相信,可能是因为芙蓉花的美丽超出了他的预期。
  3. “今来木末见”:诗人再次来到树梢,亲眼见到芙蓉花,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
  4. “愁杀拟骚人”:抒发了诗人见到芙蓉花后的深切愁绪,这种愁绪可能源于对美的感慨,也可能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芙蓉花赋予人的特性,如“语”,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比:通过“当时”与“今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美的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木末:树梢,象征高处和边缘,给人一种超然和孤独的感觉。
  • 芙蓉:美丽的花卉,象征着纯洁和美丽,也常用来比喻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木末”指的是什么? A. 树根 B. 树干 C. 树梢 D. 树叶

  2. 诗人为何感到“愁杀拟骚人”? A. 因为芙蓉花太美 B. 因为芙蓉花凋谢 C. 因为芙蓉花有毒 D. 因为芙蓉花无语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C. 树梢
  2. A. 因为芙蓉花太美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这首诗也描绘了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 王维《相思》:这首诗通过对红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与宋祁的这首诗都描绘了花的美丽,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美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宋祁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龙吟·蓬莱风月神仙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自金陵赴召三首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西江月·钱影何曾过眼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水龙吟(代寿贾秋壑) 示王侑翁二首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次韵梅山弟惠鸡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流血漂卤 纪纲人伦 蒙冤受屈 門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踌躇不决 包含周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贫士市瓜 罪开头的成语 三霄 星潢 水桩 盒子 东风马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