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9:52
原文展示:
登师利寺文殊阁 宋祁 〔宋代〕 宝梯斜级上盘空。千里亭皋一眺穷。 翠柰自生经苑地,萎花时堕佛天风。 桥横颍岸淙幽碧,日下嵩云插倒红。 暂涤六尘凭槛久,可嗟归御太匆匆。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师利寺文殊阁的宝梯,斜级盘旋至高空。站在亭皋之上,一眼望尽千里风光。 翠绿的柰树自然生长在经苑之地,枯萎的花朵不时被佛天之风吹落。 桥横跨颍水岸边,水声淙淙,显得幽深碧绿;夕阳下的嵩山云彩,如同倒插的红色花朵。 我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扰,倚栏久久沉思,可惜归途匆匆,令人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表达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佛法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游览师利寺文殊阁时所作,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色,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佛法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描绘了师利寺文殊阁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通过“宝梯斜级上盘空”和“千里亭皋一眺穷”展现了登高的壮观和视野的开阔。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翠柰自生经苑地”、“萎花时堕佛天风”、“桥横颍岸淙幽碧”和“日下嵩云插倒红”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佛教氛围。尾联“暂涤六尘凭槛久,可嗟归御太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归途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佛法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超脱和对归途的无奈。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色和细腻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宝梯斜级上盘空”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登高的壮观 B. 广阔的视野 C. 自然的美 D. 佛法的教化 答案:A
诗中的“萎花时堕佛天风”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美 C. 佛法的教化 D. 尘世的超脱 答案:C
诗中的“暂涤六尘凭槛久”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B. 对佛法的向往 C. 对尘世的超脱 D. 对归途的无奈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