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五言五首》

时间: 2025-08-02 17:39:37

诗句

敝庐吾亦爱,陋巷人不堪。

痴儿蜗带屋,老子茧名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7:39:37

原文展示:

敝庐吾亦爱,陋巷人不堪。
痴儿蜗带屋,老子茧名庵。

白话文翻译:

我也喜爱这简陋的庐舍,然而在这狭窄的巷子里,行人却觉得难以忍受。
傻孩子像蜗牛一样背着房子,老者则住在安静的茧型庵堂里。

注释:

  • 敝庐:我的简陋的房屋。
  • 陋巷:狭窄而肮脏的小巷。
  • 痴儿:傻孩子,通常指天真无邪的孩子。
  • 蜗带屋:比喻孩子像蜗牛一样背着自己的家。
  • 老子:老者,自谦的说法。
  • 茧名庵:比喻隐居的地方,安静的庙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行,号孟容,宋代诗人,主要以诗词和散文著称。刘克庄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风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简陋居所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杂咏五言五首》中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独特理解。开头两句“敝庐吾亦爱,陋巷人不堪”,诗人通过对自己简陋房屋的热爱,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压迫感,表现了对于生活的无奈与自得。接下来的“痴儿蜗带屋”生动地描绘了孩子的天真与无知,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心灵的纯真依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老子茧名庵”则引入了一种隐逸的理想,老者在庵堂中安静地生活,似乎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整首诗在对比中揭示了生活的多重面貌,既有现实的局促,又有理想的宁静,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敝庐吾亦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简陋住所的喜爱,虽不华丽,但也有其独特的情感寄托。
  2. 陋巷人不堪:说明周围环境的恶劣,造成了人们的困扰与无奈。
  3. 痴儿蜗带屋:使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孩子背着家,表示一种无拘束的生活状态。
  4. 老子茧名庵:通过对老者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痴儿蜗带屋”,形象地表达了孩子的单纯与无知。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庐舍、巷子、儿童、老者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简陋生活的热爱,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2. :代表社会的复杂与困扰。
  3. 蜗牛: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4. :隐喻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敝庐”的意思是: A. 豪华的房子
    B. 简陋的房屋
    C. 空空的房间
    D. 古老的庙宇

  2. “痴儿蜗带屋”中的“蜗”指的是: A. 一种昆虫
    B. 背着房子的动物
    C. 无忧的儿童
    D. 坚硬的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两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环境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责任感,而刘克庄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涧亭诗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早行 咏鹤五首 二月五日晚閒步于庭日且下有青云如远山状望之不厌作绝句以遣兴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七 呈同游诸公 庚辰二月雪夜作 奉酬致宏赠别 陈参政挽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优殊 如法泡制 兰形棘心 亠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钓位 画室 文字旁的字 牛不喝水强按头 两点水的字 津关险塞 来之不易 黄字旁的字 力守 伫候佳音 沿开头的成语 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