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时间: 2025-05-22 11:54:39

诗句

策杖南涧边,菖蒲如绿发。

石乱水流分,山空鸟声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54:39

原文展示:

策杖南涧边,菖蒲如绿发。石乱水流分,山空鸟声歇。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来到南涧边,那里的菖蒲绿得像人的头发。石头散乱,水流因此被分隔成多股,山中空旷,鸟儿的叫声也停歇了。

注释:

  • 策杖:拄着拐杖。
  • 南涧:指南边的山涧。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狭长,绿色。
  • 绿发:比喻菖蒲的绿色叶子。
  • 石乱:石头散乱无序。
  • 水流分:水流被石头分隔成多股。
  • 山空:山中空旷无人。
  • 鸟声歇:鸟儿的叫声停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是他在游览南涧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与友人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一同游览南涧时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南涧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涧的自然景色,通过“策杖”、“菖蒲”、“石乱”、“山空”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中的“菖蒲如绿发”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菖蒲的绿叶比作人的头发,形象生动。而“石乱水流分”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最后,“山空鸟声歇”一句,以静谧的氛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策杖南涧边”:诗人拄着拐杖来到南涧边,开启了全诗的场景。
  • “菖蒲如绿发”:用比喻手法,将菖蒲的绿叶比作人的头发,形象生动。
  • “石乱水流分”: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
  • “山空鸟声歇”:以静谧的氛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菖蒲如绿发”,将菖蒲的绿叶比作人的头发,形象生动。
  • 对仗:“石乱水流分,山空鸟声歇”,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都服务于这一主题,使诗歌的情感基调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策杖:象征着诗人的行动和探索。
  • 菖蒲: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 石乱:象征着自然的无序和变化。
  • 山空: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空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菖蒲如绿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山空鸟声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宁静 C. 悲伤 D. 兴奋

  3. 诗中的“石乱水流分”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水流的平静 B. 水流的动态美 C. 水流的停滞 D. 水流的混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词对比:

  • 张嵲的《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但张嵲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鉴赏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七夕二首·其一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寒食书事 西夏寒食遣兴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寒食 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旅窜 十字旁的字 存十一于千百 金花菜 熊罴百万 戎弓 泾渭自明 学不躐等 晨秦暮楚 吞结尾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行而世为天下法 毋字旁的字 骣骑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衣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