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2
夜久露华重,寒鸦不肯栖。月推银海上,斗过玉绳西。风脱林衣瘦,山擎云帽低。流萤三四点,趁队过前溪。
夜色已深,露水沉重,寒鸦不愿停留栖息。明月照耀着银色的海面,逐渐向西移动。风吹动着树木,显得树木的衣衫单薄,山峰仿佛托着低垂的云帽。几只流萤点点闪烁,跟随队伍飞过前面的溪水。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惟中,号惟白,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政治动荡的时期,身世显赫,经历了官场的沉浮。他以词作闻名,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夜行巩洛道上》写于李之仪夜行其道时,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索。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心中的寂寞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孤独的感触。开篇“夜久露华重,寒鸦不肯栖”即引入了夜晚的沉重氛围,描绘了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夜空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寒鸦不肯栖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所归依。
“月推银海上,斗过玉绳西”则通过月亮与星斗的描写,展现出宇宙的辽阔与无垠,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月光洒在河面上,仿佛为夜色增添了几分光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思绪翻涌。
接下来的“风脱林衣瘦,山擎云帽低”则通过风与树木、山与云的互动,进一步加深了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山水间的清幽与静谧。最后一句“流萤三四点,趁队过前溪”,流萤的闪烁与溪水的流动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丝生动与灵动,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无尽思绪与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展现了李之仪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行中对自然的感受与思索,既有对孤独的感叹,也有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树
C. 一种花
诗中“月推银海上”描绘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月亮照耀海面
B. 太阳升起
C. 星星闪烁
诗中“流萤三四点”意为:
A. 许多流萤
B. 几只流萤
C. 没有流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李之仪的《夜行巩洛道上》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而李之仪的诗则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孤独感。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深刻体验。
这些参考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李之仪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