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8: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24:36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
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
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相聚,我心旷神怡,不知道谁能与我同享这份愉悦。
四位君子为何不肯顾念我这个衰老的翁者呢?
树林梢头收起了残留的细雨,屋檐下送来了阵阵清风。
归去的时候不必询问,静静地等待月亮如同弓箭般升起。
“君子”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而“衰翁”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自谦。诗中提到的“月如弓”可能源于古代诗词中对月亮的多种比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李之仪(约1060年-约1110年),字子仪,号淡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此诗写于诗人到北观时,与友人相聚的日子。通过描写美好的天气、友人的缺席以及诗人的孤寂感,表现了对友人和青春的怀念。
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胜日欣相得”便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但随即转入对友人不在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以“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自谦,既流露出对友人不在的失落,也暗含了一丝对自身年华已逝的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林间的残雨与屋檐的清风交织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似乎在用自然的美来安慰心灵的孤独。最后一句“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在归去时能有美好的月亮相伴,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四君子”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月如弓”来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