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时间: 2025-05-23 18:24:36

诗句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

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

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8:24:36

原文展示:

胜日欣相得,旷怀谁与同。
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
林杪收残雨,檐牙递好风。
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

白话文翻译:

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相聚,我心旷神怡,不知道谁能与我同享这份愉悦。
四位君子为何不肯顾念我这个衰老的翁者呢?
树林梢头收起了残留的细雨,屋檐下送来了阵阵清风。
归去的时候不必询问,静静地等待月亮如同弓箭般升起。

注释:

  • 胜日:美好的日子。
  • 欣相得:高兴地相聚在一起。
  • 旷怀:开阔的心情。
  • 四君子:指文人雅士,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友人。
  • 衰翁:年老的老人,强调自谦。
  • 林杪:林木的顶端。
  • 残雨:细雨的余滴。
  • 檐牙:屋檐的边缘。
  • 月如弓:形容明亮的月亮像弓一样弯曲。

典故解析:

“君子”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而“衰翁”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自谦。诗中提到的“月如弓”可能源于古代诗词中对月亮的多种比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60年-约1110年),字子仪,号淡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到北观时,与友人相聚的日子。通过描写美好的天气、友人的缺席以及诗人的孤寂感,表现了对友人和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胜日欣相得”便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但随即转入对友人不在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以“如何四君子,肯顾一衰翁”自谦,既流露出对友人不在的失落,也暗含了一丝对自身年华已逝的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林间的残雨与屋檐的清风交织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似乎在用自然的美来安慰心灵的孤独。最后一句“归时不须问,更待月如弓”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在归去时能有美好的月亮相伴,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日欣相得: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与友相聚,心情格外愉悦。
  2. 旷怀谁与同:心情开阔,然而能与我同欢的人又有几何呢?
  3. 如何四君子:四位君子为何不来关心我这个年迈的老人呢?
  4. 肯顾一衰翁:君子们为何不顾念我这个衰老的人?
  5. 林杪收残雨:树林的顶端收起了残留的细雨。
  6. 檐牙递好风:屋檐的边缘送来了阵阵清风。
  7. 归时不须问:离开的时候无需询问。
  8. 更待月如弓:静静期待美丽的月亮如同弓一般升起。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如弓”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有明显的对比,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快乐。
  • 君子:代表友谊与高尚品德。
  • 衰翁:象征年老与孤独。
  • :象征生命的滋润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自然的宁静。
  • :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君子”指的是什么?

    • A. 四位朋友
    • B. 四种植物
    • C. 四位名士
    • D. 四个方向
  2. 诗人用“月如弓”来形容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风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之仪《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王维《山居秋暝》 都在描绘自然的美,李之仪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读》

相关查询

题承诏亭 题北郭巨然山水 提刑张都官回文诗 提刑使者还嘉州 唐李卫公庙 太宗永熙陵 太宗永熙陵 太学建讲殿割王第西偏营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宋斤鲁削 足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幕里红丝 穴宝盖的字 卑结尾的成语 矛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伪庭 神枪手 石破天惊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抓药 知其一,不知其二 幽绪 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允亮 佛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