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33:10
春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
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閒。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
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春天多雨,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山。
有诗词可以分享,生活虽好却常常不闲。
人们回到田间挑菜,鸟儿在梅花下歌唱。
只恨新酒太多,哪能解我醉酒的愁颜。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梦阮,号双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李之仪的诗作大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和答友人二首 其二》展现了李之仪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开篇以“春来自多雨”引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更表达了自然变化对人的影响。接着,诗人通过“赋分皆可乐”的描写,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尽管生活繁忙,但诗歌给予了他快乐。
在“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鸟语和梅花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结尾的“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表面上是对美酒的喜爱,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困扰与不安,寓意着对生活的深思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生活的哲思,展示了李之仪深厚的文学基础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生活,探讨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苦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春来自多雨”,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人在诗中对新酒的感受是怎样的?
“人归挑菜处”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和答友人二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李之仪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沉浮。两者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