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藏云山居 其一》

时间: 2025-07-27 11:27:57

诗句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7:57

原文展示

藏云山居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悠闲。傍晚时分,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动听,山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心情悠闲时,日子自然会显得漫长,凉席变冷,梦境也更加悠长。新舂的稻米散发着香气,旧有的树荫则更添清凉。此身虽归于此地,离开的时候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注释

鸟语:鸟儿的鸣叫,传达自然的声音。
晚更好:傍晚的时光显得更加美好。
山风:山中的风,清新而凉爽。
心閒:心情悠闲,内心宁静。
簟冷:凉席的凉意,暗示天气变凉。
赤荐:新舂的稻米,象征丰收的喜悦。
归有地:归属之地,表示安定与归宿感。
去路尚何妨:离开的路途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隐逸生活理念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相似之处,反映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君实,号东篱,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风多描绘自然山水,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之仪隐居山林之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藏云山居 其一》是一首描写秋天山居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李之仪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首句“鸟语晚更好”便以生动的鸟鸣引入,给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山风秋转凉”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爽的秋日傍晚,透过自然的变化,传达出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悠闲的感觉。心情悠闲,时间仿佛也变得更加漫长,梦境更是因为凉席的冰冷而愈加悠远,传达出一种脱离世俗纷扰的超然境界。

后两句“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通过新稻的香气和旧树的荫凉,表达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亲密感。最后一句“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则点明了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无畏与洒脱,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秋日的宁静山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语晚更好:在傍晚时分,鸟儿的歌唱显得尤为动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山风秋转凉:随着秋季的来临,山中的风变得凉爽,提示了季节的变迁。
  3. 心閒日自永:心情悠闲时,日子会显得更加漫长,反映出内心的宁静。
  4. 簟冷梦尤长:凉席冷却,梦境也显得更为悠长,暗示着舒适与宁静的体验。
  5. 赤荐新舂稻:新收割的稻米散发着香气,象征丰收的喜悦。
  6. 清添旧荫香:旧树的荫凉和香气更加清新,表现出自然的亲密感。
  7. 此身归有地:表达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强调安全与安定。
  8. 去路尚何妨:离开的时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表现出对未来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鸟语”及“山风”等自然元素来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新稻与旧荫形成对比,传达丰收与安逸的主题。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自然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安定生活的追求,揭示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语: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生机和活力。
  • 山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凉爽,传达季节的变化。
  • 新舂稻:象征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
  • 旧荫:象征过往的安慰与宁静。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理想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鸟语晚更好”中的“鸟语”指的是什么? A. 鸟的歌唱
    B. 鸟的形态
    C. 鸟的栖息地

  2. “心閒日自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悠闲
    C. 疲惫

  3. 诗人对“去路尚何妨”的态度是? A. 担忧
    B. 洒脱
    C.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藏云山居 其一》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李之仪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洒脱,而陶渊明则更多描绘田园的美好与丰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 收录李之仪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3. 《陶渊明集》 - 了解隐逸生活的思想与影响。

相关查询

行香子·雪白肥鰜 满江红(双头莲) 糖多令(登多景楼) 早朝诗 元宫词六首 其六 顺帝 巡野舟行 早朝诗 其十四 早朝诗 其十三 早朝诗 早朝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宰相肚里能行船 乐天派 大字旁的字 心甜 白灾 临噎掘井 卷曲 飠字旁的字 求浆得酒 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抚绥万方 林栖谷隐 心灵手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