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越僧元瑞》

时间: 2025-07-12 20:30:42

诗句

静中无伴侣,今亦独随缘。

昨夜离空室,焚香净去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30:42

原文展示:

送越僧元瑞
作者: 项斯 (唐代)

静中无伴侣,今亦独随缘。
昨夜离空室,焚香净去船。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没有伴侣,今天我也独自随缘而行。昨夜我离开了空荡荡的房间,点燃香火,将心中的杂念一一净化。

注释:

  • 静中:在宁静的环境中。
  • 无伴侣:没有伴侣,指孤独的状态。
  • 随缘:随缘而行,表示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 昨夜:指的是前一夜。
  • 离空室:离开空荡荡的房间。
  • 焚香:点燃香火,通常用于祈祷或静心。
  • 净去:净化、去除杂念。
  • :此处可以引申为人生的旅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焚香”常与佛教、道教的修行相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寻精神世界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孤独、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之时,表达了他对孤独与随缘的理解,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道教、佛教思想的融合。

诗歌鉴赏:

《送越僧元瑞》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诗的开头“静中无伴侣”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而清净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静”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淡然。他不以伴侣为依托,而是选择了随缘而行,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昨夜离空室,焚香净去船”则延续了这种宁静的情感。诗人离开了空荡荡的房间,暗示着他已经与过去的烦恼告别,焚香的行为不仅是对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这种仪式感与宁静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洁而深远,既有对空间的描绘,也有对时间的感悟。通过这样的写作,项斯不仅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中无伴侣: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状态,强调了环境的宁静。
  • 今亦独随缘:表达了诗人选择随缘而行,接受孤独的内心态度。
  • 昨夜离空室:回忆起昨夜的情景,强调离别的决绝。
  • 焚香净去船:通过焚香的行为来净化心灵,象征着一种新生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焚香象征着对心灵的净化与对未来的期待。
  • 比喻:将人生比作航行,暗示人生旅途的孤独与随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接受,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与自我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姿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宁静,反映诗人的修行状态。
  • 伴侣:象征外界的依赖,表达诗人对独立的向往。
  • 焚香:象征净化与新生,表现诗人的精神追求。
  • :象征人生的旅途,暗示着流动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静中无伴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享受孤独
    • B. 渴望热闹
    • C. 对友谊的怀念
  2. “焚香净去船”中的“焚香”代表什么?

    • A. 祈祷
    • B. 净化心灵
    • C. 祭祀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追求
    • B. 对人生的随缘态度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项斯的《送越僧元瑞》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宁静,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人和谐共生。两者都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

相关查询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 送李德载公辅之宣城王子敏遹之宁陵秦少章之 与邹浩志完会於王希圣家因话毗陵事是夕辄梦 春日即事九首 其六 题峻极下院列岫亭诗 华严庵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送霍子侔还都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张卖 四肢百体 丨字旁的字 雁北 卝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包含说的词语有哪些 徙善远罪 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兕觵 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秔饭 母字旁的字 切齿腐心 飞沙扬砾 等于 厄字旁的字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