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5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57:04
作者: 翁卷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病来形转瘦,老忘出家年。
对客多无语,贪闲懒赴缘。
一斋能过日,几世已修禅。
住傍观音阁,门前有井泉。
当我生病时,身体变得更加消瘦,年纪渐长让我忘记了出家的岁月。
面对客人,我常常无话可说,贪图闲适而懒于去应缘。
一间简单的斋房可以让我度过一天,几世以来我已经修行了禅定。
我住在观音阁的旁边,门前有井水泉流。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季昕,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诗,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翁卷晚年,反映了他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感慨,对出家生活的回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赠普觉院道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情味的诗。诗人在描绘自己生病消瘦、年老渐忘出家年限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与无奈。通过对“对客多无语”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似乎在告诉读者,虽然身边有客人,却难以与人沟通,心灵的交流更为重要。
“贪闲懒赴缘”一语,表达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一斋能过日,几世已修禅”则体现出诗人对修行的坚定态度,即使生活简朴,内心依然追求禅的境界,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让诗歌更显深邃。
最后,住在观音阁旁,门前有井泉,既是对自然的依恋,也是对宗教信仰的寄托,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似乎在暗示诗人已找到内心的归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生活状态,更引发了对人生、信仰和自然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病痛与修行的对比,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观音阁与井泉的意象则传递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出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闲适与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病来形转瘦”是指什么?
诗人对“出家年”的感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观音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翁卷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沉思与信仰的寄托,而王维则强调自然景色与人心的和谐。两者都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