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4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44:20
粥後钟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不须更说能生慧,枯木寒灰也自奇。
在粥后,钟声响起而鱼尚未游动,夜晚的灯火依然映照着碧色的琉璃。无须再谈何能生智慧,枯木和冷灰同样也能显现出奇妙。
“枯木寒灰”可引申为佛教中常提到的超越生死的哲学,表达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哲思。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其豪放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的遭遇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写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智慧的深刻思考。在动荡的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首句“粥后钟鱼未动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接着“夜灯仍对碧琉璃”,更是将这种美好的宁静加以升华,琉璃的碧色象征着清澈和智慧。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深刻的哲理,陆游在这里不再强调外界的智慧,而是提出一种更深层的思考:即使是看似无生命的“枯木”和“寒灰”,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展现出奇妙的智慧。这种对生命和智慧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智慧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即使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也可以发现深刻的哲理与美好。
诗中“粥后钟鱼未动时”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聚会
b) 宁静的夜晚
c) 白天的市场
“枯木寒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机
b) 死亡与宁静
c) 富饶的土地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点?
a) 对生活的热爱
b) 智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c) 爱国情怀
陆游的《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强调宁静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但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描绘,而陆游则是对内心智慧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