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

时间: 2025-05-13 12:44:20

诗句

粥後钟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不须更说能生慧,枯木寒灰也自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44:20

原文展示:

粥後钟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不须更说能生慧,枯木寒灰也自奇。

白话文翻译:

在粥后,钟声响起而鱼尚未游动,夜晚的灯火依然映照着碧色的琉璃。无须再谈何能生智慧,枯木和冷灰同样也能显现出奇妙。

注释:

  • 粥后:指吃完粥之后,暗示一种宁静的时刻。
  • 钟鱼:钟声响起时,鱼尚未游动,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状态。
  • 夜灯:夜晚的灯火,象征着明亮与温暖。
  • 碧琉璃:青色的琉璃,象征美好与清澈。
  • 能生慧:能够产生智慧。
  • 枯木寒灰:枯干的树木和寒冷的灰烬,暗示生命的枯竭与苍凉。

典故解析:

“枯木寒灰”可引申为佛教中常提到的超越生死的哲学,表达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其豪放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的遭遇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写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智慧的深刻思考。在动荡的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首句“粥后钟鱼未动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接着“夜灯仍对碧琉璃”,更是将这种美好的宁静加以升华,琉璃的碧色象征着清澈和智慧。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深刻的哲理,陆游在这里不再强调外界的智慧,而是提出一种更深层的思考:即使是看似无生命的“枯木”和“寒灰”,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展现出奇妙的智慧。这种对生命和智慧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粥後钟鱼未动时:描绘了一种安静的时刻,暗示放松和思考的空间。
  2. 夜灯仍对碧琉璃:强调灯光照映下的美丽,增添了夜晚的生机。
  3. 不须更说能生慧:暗示智慧不需要多言,表达了一种内在的理解。
  4. 枯木寒灰也自奇:即使是无生命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火与智慧相联系,暗示明亮的灯光象征着智慧的启迪。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智慧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即使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也可以发现深刻的哲理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简单的生活。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静谧。
  • 夜灯:象征温暖与希望。
  • 枯木:象征生命的枯竭。
  • 寒灰:象征死亡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粥后钟鱼未动时”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聚会
    b) 宁静的夜晚
    c) 白天的市场

  2. “枯木寒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机
    b) 死亡与宁静
    c) 富饶的土地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点? a) 对生活的热爱
    b) 智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c) 爱国情怀

答案:

  1. b) 宁静的夜晚
  2. b) 死亡与宁静
  3. b) 智慧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强调宁静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但王维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描绘,而陆游则是对内心智慧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竹枝 禽虫十二章 其十二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醉后题李、马二妓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南方之强 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求乞 包含苓的词语有哪些 权移马鹿 鸡肥不下蛋 厂字头的字 鼻字旁的字 酣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中馈之思 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放饭流歠 一饮一啄 包含闪的词语有哪些 隔山买老牛 羞怯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