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9:07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
一夕风雨来,炎凉随数变。
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帘对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观游鱼群,仰数浮云片。
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
昨日闻慕巢,召对延英殿。
外面的酷热还没有退去,中间的锐气正准备出战。
一场风雨之后,炎热和凉爽的感觉随之变化。
慢慢地度过炎热的时光,渐渐地感受到凉风的吹拂。
枕头和席子忽然变得清凉,衣裳也变得轻便舒适。
我这位老头子迎接秋天的到来,心身都感到非常安适。
睡得饱饱的,伸伸懒腰,搔搔头,摩挲着脸。
拨开帘子对着池中的竹子,幽静得像个僧院。
俯身看游动的鱼群,抬头数着飘浮的云片。
闲暇与忙碌各有趣味,彼此之间宁静而少相见。
昨天听说慕巢的事,召我去延英殿面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主题著称。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尤其以《长恨歌》《琵琶行》最为人知。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朴实、直白,关注民生,善于描绘生活的细腻感受。
这首《新秋喜凉》创作于秋季,正值气候变换之际,白居易借秋季的凉爽表达自己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他用诗歌寄托了对友人的情谊,反映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新秋喜凉》是一首描写秋季气候变化及其带来心理感受的诗作。诗中第一句“外强火未退”即以热烈的气氛引出,表达了夏季余热未消的状态。随后的描写通过“风雨来”的转折,与“炎凉随数变”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诗人在描绘秋天的凉爽时,细腻而富有情感,使用了“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的句子,展现出了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则通过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轻松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秋日的喜爱。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这句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与安宁,表达了他对季节变换的积极接受。诗人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句“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则蕴含了对生活中忙碌与闲暇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时间流逝中的变化。
整首诗简洁明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既有对秋天到来的欣喜,又有对生活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季的气候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表达了追求内心平和与安宁的主题。
诗中“外强火未退”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点?
A. 冬季
B. 夏季
C. 秋季
D. 春季
诗人通过“褰帘对池竹”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A. 忧愁
B. 宁静
C. 忙碌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闲忙各有趣”是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生活的苦涩
B. 忙碌与闲暇的对比
C. 追求金钱
D. 避免社交
《新秋喜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王维的诗更强调山水的寂静与安宁,而白居易则在秋天的凉爽中体现生活的闲适与哲思,二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