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6: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6:03:25
书剑飘然去国时,
南兰陵郡日题诗。
吴波涨绿迎桃叶,
穰烛堆红按柘枝。
故友去为山下土,
衰翁何恨鬓边丝。
凭高老泪无挥处,
神武衣冠挂已迟。
在离开故国时,手中书剑轻飘。
在南兰陵郡的日子里,我写下了这首诗。
吴水的波涛涨绿,迎来了桃叶的生长,
红烛堆叠,映衬着柘树的枝条。
故友已经化为山下的土,
我这苍老的老人,何必怨恨鬓边的白发?
依靠高处,老泪无处可挥洒,
神武的衣冠已是挂在身后,来不及穿戴。
“故友去为山下土”暗指生死离别,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伤。“凭高老泪无挥处”则是对人生无奈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爱国、抒怀为主题。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诗人多次遭遇政治挫折,身心疲惫,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衰老的无奈。
《闻韩无咎下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陆游以“书剑飘然去国时”引入,表现了他作为文人武士的志向和对故国的眷恋。接着他描绘了南兰陵郡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珍惜。绿色的吴水与桃叶的交相辉映,映衬出生命的活力。然而,随着诗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沉重,故友已逝,化为“山下土”,表明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内心的痛苦愈加显露。
“衰翁何恨鬓边丝”一句,流露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平和,虽有白发,却无怨无恨,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最后两句则将情绪推向高潮,泪水无处可挥洒,神武的衣冠又已迟来,象征着他对过往荣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动。
整首诗以对故国和友人的怀念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淡然态度。通过自然与人生命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南兰陵郡”位于哪个省?
诗人用“书剑”来象征什么?
“故友去为山下土”表达了什么?
《静夜思》与《闻韩无咎下世》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结合了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