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3:03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
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
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
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
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
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在城南,杜甫的五个儿子都不羁放纵,心思轻浮,像是把创造的事物都称作孩子。一家人醉心于法术,直到孙子也跟着学。仔细看他们的胸怀却狭隘得像宇宙,真是可惜,才华横溢却没有施展的机会!空自回想英豪之才写入笔墨,生民的清庙并非唐诗所能比拟。如果天能再开太宗的伟业,马周这样的才子又有谁能与之匹敌?后世的人只会把他们当作诗人来看,我却只能感叹空虚而无奈!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因而其诗歌多反映了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思。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柔和之作。
《读杜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陆游对杜甫的崇敬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推崇,以及对后世诗人的失望和无奈。
《读杜诗》通过对杜甫及其后代诗人的评价,呈现出陆游对诗歌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以“城南杜五少不羁”引入,展现了杜甫的子嗣在新时代的放纵与不羁,暗示着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失落和惋惜。接着,陆游描述了一个醉心于技艺的家庭,然而这种醉心并未导致真正的成就,反而是胸怀狭隘的表现。杜甫的才华被视为一种遗憾,尽管他在历史上是伟大的诗人,但他所开创的文风在后世却难以延续。
陆游对杜甫的高度赞美与对后世诗人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与无奈。此外,诗中提到的“生民清庙非唐诗”,则进一步揭示了陆游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的文化成就并非仅仅依靠诗歌,而是要有更广泛的社会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出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和对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及其后代的反思,表达了陆游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失落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强调了真正的文化成就需要更全面的社会贡献。
选择题:诗中提到杜甫有多少个儿子?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生民清庙非__”指的是杜甫的诗作。
判断题:陆游对杜甫的后代持肯定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