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0: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48:25
金风秋气肃,霜林翳远道。
游子辞故乡,登途展遐眺。
寒烟横苍莽,积翠迷深窅。
扬帆千里去,云山一何杳。
江声日夜闻,清猿伤客抱。
抑郁念伊人,抗情寄物表。
俯仰今昔间,爰披江蓠草。
相思秋水清,相见春风杪。
同心蕙与兰,两地参与昴。
侧身云梦泽,离怀空缭绕。
申章托缱绻,意气良自宝。
这首诗的主要意境是表达游子在金秋时节离开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金风送爽,秋意渐浓,霜林映衬着远方的道路。游子告别故乡,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中,远望苍茫的天地。寒烟弥漫,青翠的山林迷失在深邃的雾霭中。扬帆出海,千里之外,云雾缭绕,无法再见。江水的声音日夜相伴,孤独的猿鸣令人伤感。抑郁的思念寄托在自然景物上,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仰望今昔,披上江边的草,思念如秋水般清澈。相思的情感在秋水中悠然流淌,春风时再相见时,心心相印的情谊如蕙兰般芬芳。游子身处云梦泽,离愁如影随形,缭绕心头。诗的最后,表达了对彼此情感的珍视与寄托。
作者介绍:曹尔垣,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琦山,江苏人。其诗风格清新,重视情感的抒发,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曹尔垣送别友人林武宣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正值深秋时节,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映衬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送林武宣之楚》是一首抒情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秋天的肃穆与游子心中的惆怅。全诗通过金风、霜林、寒烟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萧瑟的秋季氛围,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情感。前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金风秋气肃,霜林翳远道”,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更渗透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诗中“扬帆千里去,云山一何杳”一句,表达了游子远行的决心与对未知的迷茫。接下来的“江声日夜闻,清猿伤客抱”,则通过江水的声音和猿鸣的哀伤,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感。诗人以“抑郁念伊人,抗情寄物表”点出思念之情,情感的寄托不仅仅在于人,更在于自然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同心蕙与兰,两地参与昴”而结,寓意着无论身处何地,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坚守。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体现了对爱情和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艺术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在离乡时的孤独与对故乡及爱人的思念。诗人强调了情感的深厚与不变,无论相隔多远,心灵的联系始终存在。
诗中“金风”指代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扬帆千里去,云山一何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迷茫
c) 恐惧
d) 平静
“同心蕙与兰”中的“蕙与兰”象征什么?
a) 亲情
b) 友情与爱情
c) 兄弟情
d) 师生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