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57
烛影摇红•江南梅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衰叶疏林,雾中山色浑疑睡。
野桥初见影横斜,多少冲寒意。
红萼宜簪尚未。
藐姑仙低徊弄水。
黄昏时候,羌笛声声,春愁吹起。
残客天涯,玉签还认花名字。
一枝驰赠陇头人,回首承平事。
香雪西崦信美。
路迢迢东风刬地。
鸱夷一舸,华表千年,重寻何计。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初春的景色,衰败的树叶在稀疏的树林中,雾中的山色让人感到迷迷糊糊仿佛在睡觉。初春的野桥上,影子斜斜地投射着,透出几分寒冷的气息。红梅的花瓣尚未完全绽放,像是还没准备好被插在发间。姑姑仙子在水边徘徊,似乎在低吟浅唱。黄昏时分,羌笛声声响起,仿佛在吹起春愁。天涯的残客,仍然能够认出那些花名。一枝花赠送给山头的人,回首往昔的安宁时光。香雪在西崦美丽绽放,路途遥远,东风将大地刬平。鸱夷的船只,华表屹立千年,重寻往日的情景,不知还有什么办法。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江南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以梅花为切入点,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及对往昔安宁生活的追忆。
《烛影摇红•江南梅》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小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忆。诗的开篇以“衰叶疏林”引入,展现了春季初至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萧瑟的感觉。接着,作者细致描写了野桥的影子与红梅的含苞待放,突显出春天的气息在悄然降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声声,春愁吹起”,这一句通过乡音与春愁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残客天涯,玉签还认花名字”,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景画,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记忆。诗中提及的“重寻何计”,更是让人感受到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红萼宜簪尚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梅花已经盛开
B. 梅花尚未完全绽放
C. 梅花已经凋谢
“羌笛声声,春愁吹起”中“春愁”表达了什么?
A. 喜悦的心情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往事的怀念与忧伤
诗中提到的“鸱夷一舸”象征什么?
A. 船只的漂泊
B. 归家的希望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1.B 2.C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