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4
老柳寒云,荒堤谁送轻鸥到。
乱峰无语涌秋魂,红叶喧残照。
独倚西风侧帽,鼓霓裳水仙梦绕。
家山何处。付与黄昏,断鸿声杳。
憔悴征衫,有人刚念凉生早。
泪痕针线证微波,不信湖名小。
何日兰舟同棹。伴参差月残风晓。
凄凉奈又时节悤悤,篱花黄了。
在寒冷的云朵下,老柳树静静伫立,荒凉的堤岸上,谁来送走那轻盈的海鸥呢?连绵的山峰默默无语,涌动着秋天的灵魂,红叶在残阳下喧闹。独自倚靠在西风中,侧过帽子,鼓动着霓裳,水仙的梦绕在心间。家乡在哪里呢?只与黄昏相付,断鸿的哀鸣声消失无踪。憔悴的衣衫上,有人刚念着凉生的早晨。泪痕如针线般细微,证明了湖泊的名字不值得相信。何时可以同舟共济,伴着斑驳的月光和晨风?凄凉啊,季节又一次无情地变迁,篱笆旁的花已经泛黄了。
谢觐虞(约1870-1930),近代诗人,出生于浙江,精于词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词常常融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反映时代变迁。
《烛影摇红》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独自游览小西湖,感受到湖畔的美丽与孤独,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以西湖的秋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慨。开篇的“老柳寒云”立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寂寞的世界。诗人通过“荒堤”、“轻鸥”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萧条与孤独。在“乱峰无语涌秋魂,红叶喧残照”中,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悟与无奈。
随后,诗人独倚西风,思绪飘荡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家山何处”一问,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反映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泪痕针线证微波”则以微观的细节展示了内心的悲伤,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细腻,意象丰富,层层递进,最终以“凄凉奈又时节悤悤,篱花黄了”收束,带给读者一种无尽的感伤与思考,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与生命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冀。通过精美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人生在世的无奈与哲思。
诗中“老柳寒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寂寞
C. 愤怒
D. 兴奋
“何日兰舟同棹”中的“兰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团聚
C. 旅行
D. 迷失
整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水
B. 花鸟
C. 夕阳
D. 秋天
以上是对《烛影摇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