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9:18
山禽毛如白练带,
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
一双中林向月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山中的鸟儿,羽毛像洁白的丝带,栖息在我庭前的栗树枝上。半夜时分,猕猴来偷取栗子,一双猕猴在树林中向月亮飞奔而去。
张籍,字孟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
《山禽》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月夜,诗人静坐庭前,观察自然界的情景而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动物活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山禽》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者通过对山禽和猕猴的描写,展现了宁静的夜晚和生动的野生动物生活。首句“山禽毛如白练带”以细腻的比喻传达了鸟儿的美丽,给人一种轻盈、洁净的感觉,这种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接下来的“栖我庭前栗树枝”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的生活气息,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此显现无遗。
而“猕猴半夜来取栗”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猕猴的机灵顽皮与山禽的优雅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最后一句“一双中林向月飞”不仅描绘了猕猴的灵动,也象征着它们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幽深,细节生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
“山禽毛如白练带”中的“白练带”指什么?
A. 白色的丝带
B. 白色的花朵
C. 白色的云彩
答案: A
猕猴在诗中半夜来做什么?
A. 来唱歌
B. 来取栗
C. 来嬉戏
答案: B
诗人通过夜晚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自然的活力
C. 对城市的思念
答案: B
以上内容为《山禽》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唐代诗作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