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51
自从日驭行牵牛,四十五日为春朝。
谁驱阿香送劈历,更遣玉女来姑瑶。
从来雷雪不两立,有如皋禹於驩苗。
闯然方驾朝正月,是反常性皆为妖。
阳孳於子达於寅,蛰虫欲动寒鱼跳。
苍龙久移旧岁次,朱鸟亦向新年杓。
如何阳伏不能出,阴气所沴如沃焦。
相摩为电搏为震,始初隐隐如迢遥。
剨然一声到匕箸,惊魂忽忽不可招。
须臾为雹又为雪,寒威挟胜尤宣骄。
春秋已事且云远,绍兴狄难几难调。
乃今此异已累岁,卧制四海由衾裯。
自从太阳开始驾驭牛星,四十五天便迎来了春天。
是谁驱动阿香送来春历,更有玉女前来姑瑶。
雷与雪本不可能同时出现,正如皋陶与禹王的传说。
突然间,正月的朝气来临,然而这样的反常现象皆为妖异。
阳光在子时升起,到了寅时,蛰伏的虫子开始蠕动,寒冷中的鱼也在跳跃。
苍龙已悄然移动了旧年的位置,朱鸟也向着新年的杓飞去。
为什么阳光却无法出现,阴气弥漫如同灼热的水。
雷声如电击般相摩擦,起初隐隐约约如同遥远的回声。
忽然一声响起如匕箸,惊得心神不宁,难以招回。
转眼间又变为冰雹与雪,寒威夹杂着骄傲的气息。
春秋已然过去,且云远去,绍兴的政治困难似乎难以调和。
如今这样的异象已持续多岁,四海安宁仿佛都在我的被褥之下。
魏了翁(1180年-1230年),字叔道,号酌泉,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魏了翁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春天,正值冬春交替之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异象,反映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混乱与不安。诗中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规律的失序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忧虑。诗中开头以“自从日驭行牵牛”引入,运用天文学的意象来表达春天的到来,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天文知识。同时,诗中提到的“雷雪不两立”则蕴含了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反映出诗人对天地变化的敏感。通过“阳孳於子达於寅”的描写,诗人形象地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然而,诗中所描绘的奇异现象和反常气候则让人感到不安,表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以“卧制四海由衾裯”收尾,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令人深思。这首诗在形式上也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艺术美。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异象,表现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变化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情绪。
诗中提到的“阿香”指的是什么?
“雷雪不两立”说明了什么?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
可以将魏了翁的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魏了翁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关注与社会时局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寄托了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前途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