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46
客从魏都来,贻我山藷实。
散之膏土间,春苗比如栉。
吾家庭户狭,树艺苦其密。
危根递扶载,怒牙犹怫郁。
兴言念伊人,好嗜与我一。
家蓄桐君事,喜观汜氏述。
虽为簪带拘,雅尚林樊逸。
分献取其诚,岂容羞薄物。
况闻知药者,饵此等苓术。
愿益君子年,康直体无疾。
散诞得宽壤,繁大宜无日。
萧桃新蔓抽,苯莼故丛失。
入冬霜霰严,叶落掊可出。
伸如猿臂长,拳若熊膰腯。
拾木爨铜鼎,相期聚书室。
谁得与共徒,豀茶与山栗。
客人从魏都来,赠我山药的种子。
将其播撒在肥沃的土地中,春天的苗儿就像梳子一样整齐。
我家院子狭小,树木生长得过于密集。
根部不断交错,枝叶仍显得郁郁葱葱。
我常常想念那个人,喜欢和我一起分享。
家中养着桐树,乐于观看汜氏的典籍。
虽然身处繁华如簪带,仍然向往林间的悠然自得。
分赠的诚意,岂容让我感到羞愧或薄情?
更何况听说有识之士,食用这些药材可以治病。
愿能增加君子的年岁,身体健康无疾。
只愿能够宽广土地,丰硕的果实不受时日所限。
秋天的桃树新芽抽出,旧日的莼菜丛失去了生机。
入冬时霜雪严寒,叶子落下后可以出土。
伸展的根如猿臂般长,拳头般的果实肥厚。
捡拾木材、烹煮铜鼎,约定在书室相聚。
有谁能够与我共度时光,品味茶与山栗的美好。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是古代史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士人文化繁盛的时代。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友人赠送的山药苗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宁静、雅致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药的生长,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赠友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客从魏都来”引入,营造出一种友人相聚的温暖氛围。接着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山药的生长过程,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怀与热情。诗中多次提及“家”与“友”,表现出诗人对家庭与友情的重视。
全诗语言清新,不乏生动的比喻,如“春苗比如栉”,通过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官场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态的重视。整首诗通过描写山药的成长历程,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展现了北宋士人的情怀与风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友人赠送的山药种子,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赠送植物是什么?
A. 桃树
B. 山藷
C. 桐树
D. 莼菜
诗人对家庭的描述是:
A. 宽敞
B. 狭小
C. 豪华
D. 破旧
诗中“春苗比如栉”中的“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梳子
C. 书本
D. 茶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