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29:00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作者: 魏了翁
世有傀儡棚,帐幙深遮围。
衣冠巧装饰,观者迷是非。
自谓真好手,不知若为归。
在这个世界上有傀儡戏的棚子,帐篷深深地遮挡着四周。
那些衣服和帽子装饰得非常精致,观众看了都迷惑了是非对错。
他们自以为是的高手,实际上不知道该如何回归本真。
魏了翁(约1230-1290),南宋末年人,字明仲,号白云居士,晚号清风居士,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在湖畔游玩时,受到李参政的启发,表达了对社会上虚假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是一首揭示社会虚伪现象的诗。诗人通过“傀儡棚”这一意象,引入了一个充满假象的世界,展示了人们在华丽表象下的迷失。诗中通过对“衣冠巧装饰”的描写,强调了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空虚之间的矛盾。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迷失了对真相的判断,不能辨别是非。
接着,诗人借助“自谓真好手”的自嘲,揭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实际上对生活的真实状态毫无所知,无法回归自我。这一层的意象传达了魏了翁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华丽”的表象与“真实”的内涵,诗人表达了对人们追求虚荣的批判。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感慨,也有对人性的深思,体现了魏了翁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世有傀儡棚,帐幙深遮围。
生活中存在着傀儡戏的表演,四周被厚重的帐幔遮挡,暗示着一种隐秘和虚假。
衣冠巧装饰,观者迷是非。
演出者精心打扮,观众却因此而迷失了判断,反映出表象的迷惑性。
自谓真好手,不知若为归。
这些自以为技艺高超的人,实际上却迷失在了虚假的表象中,不知道如何回归真实的自我。
诗歌以傀儡戏为引子,探讨了社会中真假、虚实的对立,反映了人们在华丽表象下的迷失与困惑,主旨在于提醒人们要回归真实的自我,警惕表面的华丽。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主题,传达了对社会虚伪现象的批判。
诗中“傀儡棚”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衣冠巧装饰”主要反映了什么?
“自谓真好手”里的“好手”指的是什么?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