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8:53
贺新郎·家住峨山趾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家住峨山趾。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坡上主人归无计。梦泛沧波清泚。曾拜奏前旒十二。愿上皇华将亲去,及翁儿未老相扶曳。乘款段,过闾里。玺书未报人相谓。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就似东门贤父子,祗恐荣亲犹未。待洗尽岷峨憔悴。便把手中长杓柄,为八荒,更作无边施。却上表,乞归侍。
我家住在峨山的山脚下。炎炎夏日,清风轻拂,泉水如玉般清澈,五座山坡绿意盎然。山坡上的主人已无计可施,只能在梦中漂浮于清澈的海波上。曾经向前朝的皇帝奏请过十二次。希望上天能恩赐皇上的亲临,也希望我和我的儿子在年老时能互相扶持。乘着小船,经过邻里,尚未收到皇帝的诏书,人们却在议论纷纷。倚靠在西风中,尘土飞扬,隐隐的忧虑如同刺猬般扎心。就像东门的贤父子,我只怕声望和亲情都未能实现。等我洗去岷峨的憔悴,便把手中的长杓,用来施恩于八方,再做无边的贡献。我将上表,请求归家侍奉。
魏了翁,字君纶,号阮亭,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风格清新,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本词创作于魏了翁晚年,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及对政治的无奈。
《贺新郎·家住峨山趾》是一首抒情词,其主题围绕着对家乡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政治生活的无奈。开篇“家住峨山趾”,直接点出作者的归属,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接着通过“暑风轻双泉漱玉,五坡攒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
词中提到的“曾拜奏前旒十二”,显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屡次进言的经历,但“愿上皇华将亲去”则流露出对皇权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下来的“倚西风胡尘涨野,隐忧如猬”,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安。词的最后,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渴望为社会贡献力量。
整首词情感真挚,画面优美,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又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词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亲情的渴望、对政治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现了魏了翁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
词中提到的“峨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隐忧如猬”中的“猬”比喻了什么?
词中提到的“长杓”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