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八》

时间: 2025-05-22 02:53:04

诗句

次从祐阜至思崇,攒影俱分上下宫。

闻似八陵旧山水,地垂西北耸南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53:04

原文展示:

次从祐阜至思崇,攒影俱分上下宫。闻似八陵旧山水,地垂西北耸南东。

白话文翻译:

从祐阜到思崇的路上,山影交错分布在上下宫殿之间。听说这里的山水像八陵那样,地势向西北低垂,向南东高耸。

注释:

  • 祐阜: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 思崇: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攒影:意指山影交错的样子。
  • 上下宫:可能指山势起伏,仿佛宫殿般高低错落。
  • 八陵: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山水景观,可能指代某种理想的地理特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景茂,号云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乐府,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旅行途中,表达了对所见山水的感慨与联想,反映了宋代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历史的追忆,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祐阜到思崇的旅途,展现了行走中的美好风景。诗的开头“次从祐阜至思崇”直接点出地点,设定了一个具体的旅行场景。接下来的“攒影俱分上下宫”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山景的层次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高低起伏的山川之中。此句中“攒影”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影交错的美丽景象。紧接着,诗人又引入了“闻似八陵旧山水”,将眼前的风景与历史上的名山相联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最后一句“地垂西北耸南东”则生动地描绘了地势的起伏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全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过往的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次从祐阜至思崇”:描述旅行的起点与终点,设定了空间背景。
  2. “攒影俱分上下宫”:山影交错,生动地描绘了山的层次感。
  3. “闻似八陵旧山水”:联想到历史名山,增添了文化内涵。
  4. “地垂西北耸南东”:表现地势的变化,强调自然的壮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影比作“宫”,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影:象征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 八陵:象征历史与传统,连接古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旅行的艰辛
    B.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历史的追忆
    C. 提出对社会的看法

  2. “攒影俱分上下宫”中的“攒影”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山影
    C. 太阳

  3. 诗中提到的“八陵”是指?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一处山水名胜
    C. 一种动植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魏了翁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历史的联想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真师自汤泉相送至石碛遂归索诗为别 朱希仲设榻温密与真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二 宿汤泉示真师二首 其一 次韵真师移植新竹 三家店早饮主人似喜余至而庭下残花犹在也酒客辄见避余固止之因得揽其醉态 其二 三家店早饮主人似喜余至而庭下残花犹在也酒客辄见避余固止之因得揽其醉态 其一 过蒲地寺谒田承居 李府君挽词 郭功甫妻孙夫人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移易迁变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通结尾的成语 齿字旁的字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目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神采奕奕 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恩不放债 辻辻 咸解 了利 簀箉笋 斁伦 包含泷的词语有哪些 天授地设 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