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轻露沦残暑》

时间: 2025-04-27 00:15:55

诗句

轻露沦残暑,蟾影插高寒。

团团只似前夕,持向老莱看。

九帙元开父算,六甲更逢儿换,梧竹拥檀栾。

都把方寸地,散作万云烟。

锦边城,云间戌,雪中山。

风流老监在此,忧顾赖渠宽。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家国两平安。

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飞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55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轻露沦残暑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轻露沦残暑,蟾影插高寒。
团团只似前夕,持向老莱看。
九帙元开父算,六甲更逢儿换,
梧竹拥檀栾。
都把方寸地,散作万云烟。
锦边城,云间戌,雪中山。
风流老监在此,忧顾赖渠宽。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
家国两平安。
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飞翰。

白话文翻译

轻薄的露水落在残暑之中,月亮的影子映照在寒冷的高空。
团团的云彩就像是前夕的情景,带着它去老莱的画中观看。
九个卷帙的书籍早已展开,六个甲子的光阴又迎来了新生儿的替换,
梧桐与竹子环绕着檀木与栾树。
将这片小小的心境,化作万缕云烟。
锦绣的边城,云雾中的戍楼,雪覆盖的山峦。
风流的老监在这里,忧虑着宽容的姿态。
天上美丽的脸庞在微笑,堂上的人像喝了酒一样红润,
家国两全其美,皆平安无事。
又担心玉川子,他的茶碗里送来飞舞的翰墨。

注释

  • 轻露:细小的露水。
  • 沦残暑:残存的暑气。
  • 蟾影:月亮的影子,蟾蜍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 老莱:老莱子,指古代著名的画家。
  • 九帙:指书籍,九帙原指古代的书卷。
  • 六甲:指六十年,古代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
  • 方寸地:指心灵的空间。
  • 万云烟:形容心事如烟,纷繁而无形。
  • 玉川子:传说中的人物,通常与文人雅士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0—1299),字叔华,号平山,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尤其以词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轻露沦残暑》创作于宋代,正值战乱与动荡时期,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家国安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家国安宁的向往。开头的“轻露沦残暑”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露水的清凉与残暑的余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节的交替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蟾影插高寒”则将情景推向高处,月亮映照下的寒冷夜空,给人以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层层深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家国两平安”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最后两句则把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哲理,隐喻文人对未来的忧虑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露沦残暑:细雨落下,余温依旧,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 蟾影插高寒:月影高悬,意象清冷,表现内心的孤寂。
  • 团团只似前夕:团团云彩让人想起往日的情景,带有回忆的意味。
  • 持向老莱看:引导思绪回到古代的画作,表达人生的哲理。
  • 九帙元开父算:历史的轮回,生命的更替。
  • 六甲更逢儿换:生命的延续,儿女情长。
  • 梧竹拥檀栾:自然的和谐美好,象征着安宁。
  • 都把方寸地,散作万云烟:心灵的困扰,似烟般飘散。
  • 锦边城,云间戌,雪中山: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寄托情感。
  • 风流老监在此:风流人物的忧虑与关心。
  •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天上人间的和谐,幸福的象征。
  • 家国两平安: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飞翰:隐喻文人对未来的担忧。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象征等。例如:“轻露”与“残暑”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团团”与“持向”则通过动作与状态的对比,体现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家国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露:象征清新与短暂。
  • 蟾影:象征孤独与思念。
  • 梧竹:象征和谐美好。
  • 飞翰:象征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露”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细雨
    • B. 露水
    • C. 雪
  2. “家国两平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个人名利
    • B. 家庭幸福与国家安宁
    • C. 旅行的心情
  3. 诗中提到的“老莱”是谁?

    • A. 画家
    • B. 诗人
    • C. 政治家

答案

  1. B. 露水
  2. B. 家庭幸福与国家安宁
  3. A. 画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与李白,两者在对月景的描绘上,魏了翁更注重情感的沉淀,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个性表达。

参考资料

  • 《魏了翁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理解《水调歌头·轻露沦残暑》的诗意,还能在背景、解析和学习测试等多方面深入了解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舍傍晚步 秋日出游戏作 致仕後述怀 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隔浦莲近拍 其一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 复雨 郭氏山林十六詠清旷亭 上元前一日 军中杂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自卜 鬼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海北天南 爪字旁的字 狗彘之行 文律 炎冷 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亩丘 借水行舟 视死如归 足字旁的字 包含餵的词语有哪些 气宇轩昂 弘济 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