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43:05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
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
玉钗低压鬓云横。半垂罗幕,相映烛光。
明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
燕双鸾偶不胜情。只愁明发,将逐楚云行。
霜雪拍打着井边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落下。初冬的寒意透过彩帷和雕刻的栏杆。
薄薄的铅灰色的云彩和残留的黛色正如花冠般美丽。我满怀情意却无话可说,只能依偎在栏杆旁。
不知那遥远的征程又要去往何方?离别的愁苦和怨恨百般交织。
心中的烦绪难以承受,镜子和妆台都紧闭,不愿意去面对孤独的鸾鸟。
暮雨淅淅,深院紧闭,我在灯前凝坐,已是初更的时分。
玉钗低垂,压着鬓边的云发。轻轻垂下罗幕,烛光映照出柔和的光线。
明明心中是对那汉子的情意,却只能低头理顺秦筝。
燕子和双鸾偶尔无法承受这份情感。只愁天明时分,将随楚云而去。
孙光宪,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别恨,善于运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临江仙》创作于一个初冬的夜晚,正值作者思念远方亲友或爱人的时刻,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限愁绪和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此时的社会环境充满变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的情感波动。
《临江仙》是一首描写秋冬交替时节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愁苦和对爱情的思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开篇以“霜拍井梧干叶堕”引入,描绘了初冬的萧瑟景象,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薄铅残黛称花冠”的意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提到“杳杳征轮何处去”,表现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离愁别恨交织,情感愈发浓烈。后半部分则通过“玉钗低压鬓云横”等细节,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无奈,透过灯光的映照,显得更加温柔而又孤独。
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词更加动人心弦。
《临江仙》通过自然景物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主题围绕着孤独、思念与离愁,充分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诗中提到的“翠帏”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帷幕
B. 白色的窗帘
C. 红色的地毯
“霜拍井梧干叶堕”中的“霜”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与凋零
C. 春天的来临
诗中提到的“燕双鸾”是指什么?
A. 一种鸟
B. 夫妻
C. 朋友
对比孙光宪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离愁的主题,但孙光宪更侧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细腻情感。两首诗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