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时间: 2025-05-13 02:20:29

诗句

绮疏浸影槐龙转,绣户浮香艾虎垂。

砚冷玉蜍金井水,手抄警戒爱君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20:29

原文展示: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绮疏浸影槐龙转,
绣户浮香艾虎垂。
砚冷玉蜍金井水,
手抄警戒爱君诗。

白话文翻译:

在贵妃阁,华丽的影子浸入槐树的倒影中,
绣花的窗户散发出艾草的香气,像老虎悬挂在窗帘上。
砚台上的水冷如玉蜍,金色的井水清凉透彻,
我用手抄写警戒的诗篇,表达对君主的爱慕之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绮疏: 华丽、精致的布料或景象,通常用来形容优雅的环境。
  • 浸影: 倒影浸润在水中,形容水面上美丽的景象。
  • 艾虎: 艾草和老虎的结合,艾草在端午节时用来避邪,老虎则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 砚冷: 指砚台的水冷,象征着诗人心境的清冷。
  • 玉蜍: 玉制的蜍(蟾蜍),象征美好的事物。
  • 手抄警戒: 手写的警戒诗,为表达警示或劝戒的内容。

典故解析:

  •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常用艾草、粽子等物品来庆祝,寓意避邪祈安。
  • “警戒爱君诗”: 可能指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爱慕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默,号白云,南宋末年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端午节,诗人在贵妃阁中吟咏,结合节日的习俗,表达对君主的忠诚和节日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开头以“绮疏浸影槐龙转”引入,槐树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勾勒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诗中“绣户浮香艾虎垂”则表现出节日的气息,艾草在端午节时被用来驱邪,象征着保护和安宁。接下来的“砚冷玉蜍金井水”,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清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最后一句“手抄警戒爱君诗”,则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爱慕之情,结合了节日的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描绘了一个兼具美感与情感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反映,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绮疏浸影槐龙转: 描绘贵妃阁中优雅的环境,槐树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2. 绣户浮香艾虎垂: 绣花窗户散发着艾草的香气,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3. 砚冷玉蜍金井水: 砚台的水清凉,象征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澈。
  4. 手抄警戒爱君诗: 诗人手写的警戒诗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 “艾虎”作为艾草和老虎的结合,寓意保护与威严。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与节日习俗的结合,展现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美好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深情,展现了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树: 象征着长久与宁静。
  • 艾草: 习俗中用以驱邪、保安,象征着节日的美好期望。
  • 砚台与水: 象征诗人的清雅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艾虎”象征什么?
    A. 威严
    B. 保护
    C. 以上皆是
    答案: C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对君主的忠诚
    C. 个人情感
    答案: B

  3. “砚冷玉蜍金井水”中的“玉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器具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咨夔的作品更注重环境与节日的结合,而李白则专注于个人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教程》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兰五首 其一 采菱歌七首 其七 采菱歌七首 其六 采菱歌七首 其五 采菱歌七首 其四 采菱歌七首 其三 采菱歌七首 其二 采菱歌七首 其一 吴歌二首 其二 代邽街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龙驭上宾 艸字旁的字 雨覆云翻 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花绣 俯首受命 业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念合 劈柴刀 皎日 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祛衣请业 井圃 倚门倚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