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48
阿侃今朝都十岁,惊心我入中年。
堂前老母笑而言。
当时儿性劣,最是太婆怜。
儿亦有儿还肖抚,愿他比抚犹贤。
文章不值一文钱。
父书汝莫读,汝祖已云然。
阿侃今天已经十岁了,令我感慨自己已步入中年。
堂前的母亲笑着对我说。
当年我性格顽劣,最是得到了太婆的怜爱。
如今儿子也有了儿子,愿他能比我更贤良。
文章根本不值钱。
父亲的书你不要读,你的祖父早已说过这样的话。
作者介绍:
卢前,近现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家庭和人生感悟为题材,作品常展现对亲情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二月十日,正值春季,作者感叹时光流逝,看着儿子渐渐长大,内心充满了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和读书的看法,尤其是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临江仙 二月十日示侃儿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亲情与反思的诗作。诗的开头,作者以“阿侃今朝都十岁”直接引入,表达了对儿子成长的感慨,接着用“惊心我入中年”展现了自己人生的变化,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堂前的老母亲笑语,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支持,也为这段感慨增添了一丝温暖。
在对比少年时的顽劣与如今的期望,诗人通过“性劣”与“太婆怜”的对比,表现出自己对过往的反思,感受到长辈的宽容和对成长的期盼。后半部分,关于“文章不值一文钱”,则是一种对传统教育体制的质疑,表达了对书本知识的怀疑与批评,暗示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品德和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的依恋,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教育、成长与亲情的多重理解。诗中的情感波动让读者感同身受,激发了对自身成长与家庭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阿侃在诗中几岁?
诗人对传统教育的看法是?
诗中“太婆”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卢前诗中对家庭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通过情感表达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