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38:25
稽首吾门诸道友,降心向外休寻。
等闲容易费光阴。修行何是苦,不了我人心。
灭取无明三孽火,勿令境上相侵。
本来一点没升沈。真闲如得得,步步上高岑。
向我门下的道友们致以敬意,放下心中的执念,别再向外去寻找。
轻易地就会浪费光阴,修行到底何来苦楚,只是人心未曾明了。
灭掉无明的三种烦恼,不要让外境侵扰内心。
本来内心一片清净,没有升沉之障,真心安闲,自然会步步高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多涉及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和内心的清净。无明和三孽火的说法源于佛教,讲的是人心的烦恼和障碍,而“高岑”象征着修行的高境界。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擅长道教诗词,作品多表现出道教的哲理与修行的境界。他的诗风清新、简练,注重内心的修行和对外界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很多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歌正是反映了这一追求,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和对道友的关怀。
《临江仙·稽首吾门诸道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道教诗作。诗中通过对道友的叮咛,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和对人心的关怀。开篇以“稽首吾门诸道友”致意,显示出作者对同道者的尊重与关心。随后,作者提到“降心向外休寻”,强调修行者应放下对外界的执念,专注于内心的修炼。接下来的“等闲容易费光阴”则警示修行者,时间一旦流逝,难以再找回。
诗中提到的“无明三孽火”及其灭除,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提醒人们要清除内心的烦恼与无明,以实现真正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元代的道教与佛教交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句“真闲如得得,步步上高岑”则表达了内心宁静后,修行者可以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意在引导人们回归内心,真实地修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修行者应放下对外界的执着,回归内心,消除烦恼,才能达到宁静与升华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稽首吾门诸道友”中的“稽首”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三孽火”代表什么?
作者强调修行者应该放下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但谭处端更注重对内心烦恼的剖析与消除,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心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