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7:19
采桑子
晏几道 〔宋代〕
谁将一点凄凉意,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还是窗间记月时。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思念的感慨。开头问谁把一点凄凉的情绪送到我心中,使我低下了眉头。窗帘无意间垂下,今夜又难以入眠。窗外的月光映在窗上,夜晚的痕迹使我回忆起曾经的心愿,原本想要相思的,却还是在窗边记得那个月光的时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词并未明显引用特定典故,但“窗间月”可以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月亮意象关联,表示思念与孤独的情绪。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 1030-1110),字叔原,号惟庵,宋代词人,因其作品清丽婉约而著称,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采桑子》创作于宋代,背景是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词人常通过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观来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晏几道的《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思念。词的开头以“谁将一点凄凉意”引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通过“低眉”这一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接着“画箔闲垂”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窗帘轻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 melancholic 的氛围。
在“多是今宵得睡迟”中,作者将自己的失眠与思念相结合,深夜的孤独使得思绪纷飞。接下来的“夜痕记尽窗间月”则将月亮的意象引入,月光不仅是自然的景象,也是心中情感的寄托。通过“曾误心期”,表达了内心对过去期望的遗憾,仿佛在说,思念的情感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深重。
最后一句“还是窗间记月时”,将整首词的主题再次集中到月光之上,月亮成为了思念的象征。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展现了晏几道作为词人的高超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思念与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出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寄托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谁将一点凄凉意”中的“凄凉”是指什么情感?
“画箔闲垂”中“画箔”指的是什么?
“准拟相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晏几道的《采桑子》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具柔情,情感的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