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时间: 2025-07-27 11:18:06

诗句

九日悲秋不到心。

凤城歌管有新音。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

绮罗丛里胜登临。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18:06

原文展示: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九日悲秋不到心。
凤城歌管有新音。
凤凋碧柳愁眉淡,
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
绮罗丛里胜登临。
须教月户纤纤玉,
细捧霞觞滟滟金。

白话文翻译:

在这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秋意虽浓,却难以触动我的心。凤城的歌声中传来了新的乐音。凤求凰旁的碧柳,愁眉已经显得淡淡的;露水染上了黄花,笑容却显得格外深沉。初见大雁,已然听到砧声。绮丽的罗衣丛中,胜过高处的登临。须得在月光下,轻轻捧起霞光映照的金杯。

注释:

  • 九日: 指重阳节,九月九日。
  • 凤城: 可能指代都城或富丽的地方。
  • 凤凋碧柳: 描述秋天的景象,凤凋即指凤求凰的凋零,象征着衰败。
  • 露染黄花: 露水沾染了黄花,寓意着秋天的清冷和花的娇艳。
  • : 指砧板,通常与打击声相关,暗示农事的繁忙。
  • 绮罗丛: 绮丽的罗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物,暗示美丽的环境和景象。
  • 月户: 指月光照射的窗户,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 霞觞: 指盛酒的杯子,霞光映照着它,意象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叔原,号渐江,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细腻、清丽著称,常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生于北宋,后期生活在南宋,经历了社会动荡,作品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抒发对秋天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为背景,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秋天的思考。开篇“九日悲秋不到心”,直接点明主题,尽管是重阳佳节,诗人却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凉,秋天的到来并未真正触动他的内心。这种情感的孤寂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愈加显露:凤城的新音,与秋天的凋零形成了对比,愁眉淡淡的碧柳与露染黄花的笑靥则交织出一种微妙的忧伤。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细腻感受。初见雁、闻砧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最后几句“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悲秋不到心”:在重阳节的日子里,尽管秋天的气息浓厚,但我内心却感到无动于衷。
  2. “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城流传着新的歌声,暗示着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
  3. “凤凋碧柳愁眉淡”:凤求凰的凋零与碧柳的愁眉,体现了秋天的萧瑟与淡淡的忧伤。
  4. “露染黄花笑靥深”:露水浸染黄花,花朵的笑容显得更加深沉,反映出对生命的珍惜。
  5. “初见雁,已闻砧”:初次见到大雁,就听到了砧声,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农事的忙碌。
  6. “绮罗丛里胜登临”:在华丽的罗衣丛中,胜过登高远望,表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7. “须教月户纤纤玉”:希望在月光下,轻柔地捧起玉杯,象征着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
  8. “细捧霞觞滟滟金”:细心捧着霞色的酒杯,映照着金色的光辉,传达出对美好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的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 对仗: 词句之间的对称,使得整体的表达更加和谐。
  • 拟人: 描绘柳树、花朵等自然物,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虽然秋天带来了凋零与萧索,但诗人依然希望在这美丽的时刻,珍惜眼前的一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凤城: 代表着美好与繁华,给予人心灵的寄托。
  • 碧柳、黄花: 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大雁: 象征着迁徙与生命的轮回。
  • 月户、霞觞: 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 B

  2. “凤凋碧柳”中的“凤”指的是?
    A. 凤凰
    B. 雀鸟
    C. 风
    答案: A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对美的向往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晏几道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是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词作,但晏几道的词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概论》
  • 相关的古代文学评论文章与诗词解析书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春尽日 问雁 自述 夜话和莲坡主人韵 催妆诗次韵 初夏 朝来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有根有据 倾诡 绞丝旁的字 包含奸的成语 包含货的成语 才华盖世 意气自若 摧心 弋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看得见,摸得着 芝艾同焚 打招呼 过甚其词 包含溥的词语有哪些 紊乱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