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3: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3:41:15
安石善谈笑,挥麈却苻秦。
妄起并吞意,终残吴越人。
安石(指范仲淹)善于侃侃而谈,轻松地驱散了苻秦的威胁。
然而,妄图吞并的念头,最终使得吴越的人民遭受了灾难。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东坡(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见长,文风清新、气韵高远,常以历史为题材,借古喻今。
《读史六首》是苏辙在家乡读书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权力与战争的批判态度。诗中提及的安石与苻秦,暗示了历史中政治与军事的复杂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现了苏辙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与忧虑。诗的开头提到“安石善谈笑”,展现了范仲淹的风采,强调他在政治谈判中的圆滑与智慧,仿佛在暗示智慧与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性。接下来提到“挥麈却苻秦”,可以理解为范仲淹在面对外敌时,表现出的豁达与勇气,象征着以文治国的理念。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悲观,提到“妄起并吞意,终残吴越人”,揭示了贪婪与征服的结果是对无辜百姓的伤害。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教训,也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对权力斗争的批判。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意境上则深远而悠长,展现了苏辙深厚的历史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警示与反思,强调智慧与和平的重要性,批判贪婪与战争对人民带来的苦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范仲淹
C. 李白
D. 杜甫
“挥麈却苻秦”中的“挥麈”意指什么?
A. 挥舞武器
B. 驱散敌人
C. 轻松应对
D. 政治斗争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战争的荣耀
B. 智慧与和平的重要性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