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5:3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5:38:42
初成遗老斋二首
旧说颍川宣老人,
朱樱斑笋养闲身。
无心已绝衣冠念,
有眼不遭车马尘。
青简自书遗老传,
白须仍写去年真。
斋成谩作笑谈主,
已是萧然一世宾。
古人说颍川的宣老人,
在樱桃树下和斑竹旁悠闲地生活。
他已无心于世俗的衣服和名利,
眼中不见车马的喧嚣与尘土。
他用青笔自写遗老的生平,
白须之下仍在描绘去年的真实。
这斋室成了随意谈笑的地方,
他已成为这清淡人生中的一位宾客。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作品涵盖诗、文、词,风格沉稳,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在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后,选择了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文化中,隐士常常被视为智慧与宁静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颍川宣老人”的提及,将自己与隐士的生活方式相对照,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态度。
前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远离车马尘嚣,专注于自我内心的平和。诗人借助“青简”和“白须”,强调了书写与思考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悟。
后四句则转向对斋室的描写,表明诗人已接受这种清淡、闲适的生活,成为这世间的“宾客”。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也是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颍川宣老人”指的是:
A. 一位著名诗人
B. 隐士
C. 官员
D. 商贾
诗中“车马尘”指代的是:
A. 村庄的宁静
B. 繁华的城市生活
C. 自然的清新
D. 隐士的生活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痛苦
B. 忧伤
C. 轻松、淡泊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苏辙的《初成遗老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