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茅山孙炼师》

时间: 2025-05-08 12:14:18

诗句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14:18

原文展示: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白话文翻译:

诗人问何处最为清幽,回答是华阳的第八天。松风中带着露水,月光下的藤萝清净无烟。忽然警觉到瑶坛上的仙鹤,偶尔听见玉树上的蝉鸣。想要驰骋千里思念之情,唯有凤门泉水可以寄托。石上溪边的水草发出紫色茸毛,碧绿的山间幽深,水流潺潺。菖蒲花定然无人问津,春日里只有仙人才能相逢。独自寻访兰渚,玩味着晚霞,闲倚在松窗前望着翠绿的山色。遥想春天的山间明月升起时,玉坛的清磬声中步履虚归。

注释:

  • 翛然:清幽,闲适的样子。
  • 华阳:指华阳山,地理名词,寓意清幽之地。
  • 瑶坛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灵气与高洁。
  • 凤门泉:泉水,象征灵动与清澈。

典故解析:

  • 华阳:道教名山,象征清净与隐逸。
  • 瑶坛与仙鹤:道教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修道者的境界。
  • 凤门泉:在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工于诗词,尤以五言古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德裕隐居茅山时期,反映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寄茅山孙炼师》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古诗,诗中展现了清新幽静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诗开头以“何地最翛然”引入,立即设定了清幽的氛围,呼应了隐士的生活追求。接下来的描写中,松风、露水、萝月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通过“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生灵的感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诗中“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则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与追寻,象征着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最后,诗的尾声“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归属感,仿佛诗人已经在这片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李德裕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地最翛然:问何处最为清幽。
  2. 华阳第八天:回答是华阳山的第八天,象征隐逸。
  3. 松风清有露:松风中带着露水,描绘清新景象。
  4. 萝月净无烟:藤萝下的月光清净无烟,宁静的夜晚。
  5. 乍警瑶坛鹤:忽然听见瑶坛上的仙鹤叫声。
  6. 时嘶玉树蝉:偶尔传来玉树上蝉鸣声。
  7. 欲驰千里恋:想要奔向千里之外的思念。
  8. 惟有凤门泉:只有凤门泉水可以寄托情感。
  9. 石上谿荪发紫茸:溪边石上水草生长,紫茸显现。
  10. 碧山幽蔼水溶溶:碧绿山色幽深,水流潺潺。
  11. 菖花定是无人见:菖蒲花无人问津,显得孤寂。
  12. 春日惟应羽客逢:春日里唯有仙人相逢。
  13. 独寻兰渚玩迟晖:独自去兰渚游玩,享受晚霞。
  14. 闲倚松窗望翠微:悠闲倚在松窗前,眺望翠色山峦。
  15. 遥想春山明月曙:遥想明月春山的早晨。
  16. 玉坛清磬步虚归:在清磬声中,轻盈归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门泉”暗喻美好的生活。
  • 拟人:如“乍警瑶坛鹤”描绘自然生灵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唐诗的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隐逸、自然与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阳:清幽之地,象征隐逸生活。
  • 瑶坛鹤:高洁之象,代表仙人。
  • 凤门泉:清澈之源,寄托情感。
  • 菖花:孤独与无人问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阳”指的是哪座山?

    • A. 泰山
    • B. 华阳山
    • C. 龙门山
    • D. 嵩山
  2. 诗中“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的意思是什么?

    • A. 渴望旅行
    • B. 思念远方
    • C. 寻找泉水
    • D. 追求名利
  3. 诗中提到的“瑶坛鹤”象征什么?

    • A. 仙人
    • B. 高洁
    • C. 传说
    • D. 寂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之美,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在意境上与李德裕的诗相似,注重静谧与隐逸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李德裕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孟中丞茅阁 登九疑第二峰 潓阳亭作 登白云亭 引东泉作 石鱼湖上作 宴湖上亭作 别何员外 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 漫酬贾沔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摩厉以需 父开头的成语 长舌之妇 水源木本 魚字旁的字 独断专行 审料 青字旁的字 冰消冻解 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市侩 皿字底的字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无伴奏合唱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風字旁的字 壮冰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