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5: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5:22:00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在温暖的春日里,我在山谷中渐渐想起了采摘茶芽的情景。
想要在清明时节点燃火焰,来消除醉酒的困扰。
松花在鼎中漂浮,兰花的香气轻轻飘入茶瓯。
饮完茶后闲来无事,便沿着溪边的藤萝漫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德裕,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字梦得,号青溪。生于709年,卒于785年。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忆平泉杂咏》创作于李德裕在平泉的隐居生活中,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温暖和采茶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清新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温暖和茶文化的雅致,展现了李德裕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谷中春日暖”引入,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接着“渐忆掇茶英”则引发了对茶芽采摘的美好回忆,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茶火驱散醉意的愿望,显示了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态度的象征。接下来的“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则进一步描绘了饮茶时的细腻与优雅,松花和兰气的结合,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自然的气息。
最后“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饮茶后的闲适与放松,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且富有韵律,情感上真挚而自然,展现了李德裕独具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的赞美、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德裕的《忆平泉杂咏·忆茗芽》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诗中提到的“清明火”主要用来做什么?
A. 煮饭
B. 烧水
C. 烹茶
D. 照明
诗的最后一句“扪萝溪上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怨恨
C. 悠闲
D. 忧虑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李德裕的作品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更注重豪放与奔放,而李德裕则显得细腻与温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