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6:49
晚泊江口
作者: 韩愈 〔唐代〕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
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双双归蛰燕,一一叫群猿。
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在清晨时分,船只在郡城解开缆绳启航,而到了傍晚,船靠在江岸旁的村庄上。
两个女子在竹子上流泪,而我这个孤独的臣子却在水底感到无尽的忧伤。
成双的燕子归巢,孤独的猿猴在叫唤。
回头望去,似乎听到往日的言语,但却只能看到袖子在空中翻飞。
诗中提到的“二女竹上泪”和“孤臣水底魂”,反映了作者的忧伤和孤独。这里的“二女”可能象征着离别的亲人,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燕子和猿猴的意象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离死别的主题。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韩愈晚年,他在任职期间经常出行,面临离别和孤独的情感。诗中表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晚泊江口》通过对早晨离开郡城和傍晚靠岸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离愁。全诗情感细腻,通过细节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惆怅。开头两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展示了从早到晚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二女竹上泪”,使人联想到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仿佛听到了她们因思念而流泪的声音。同时,“孤臣水底魂”又点出诗人的孤独感,犹如在波涛之下沉浮的灵魂,无法自拔。
最后,燕子与猿猴的意象交替出现,既象征着归巢的渴望,也反映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奈。回首往昔,尽管有言语可言,却只能看到袖子的翻动,表明离别的苦涩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交融中,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出深沉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韩愈独特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郡城朝解缆”指的是什么?
“二女竹上泪”中的“二女”指代了什么?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