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4:09
早起上肩舁,一杯平旦醉。
晚憩下肩舁,一觉残春睡。
身不经营物,心不思量事。
但恐绮与里,只如吾气味。
早晨起床时挑着担子,喝着一杯清晨的酒。
晚上休息时卸下肩上的担子,做了个春天的长梦。
我不去经营世俗的事务,心中也不去思虑烦恼。
只怕那些华丽的衣物,和我内心的气味不相符。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思想反映了白居易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关注社会民生,倡导“诗应为民”的理念。
《途中作》作于白居易出行途中,表露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反感。此时,白居易正处于政治生涯的波折期,心境愈发倾向于隐逸与自我反思。
《途中作》是一首反映白居易内心世界的诗作。诗中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白居易的早晨和晚上,早起挑担,借酒消愁,晚间卸担,酣然入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简单的生活状态,恰恰是白居易所向往的。他不愿意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选择心灵的宁静。
后两句,在“身不经营物,心不思量事”中,白居易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他不在乎外界的纷扰,只希望内心能够保持一份纯净。然而,“但恐绮与里,只如吾气味”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尽管他渴望简朴,但对华丽的渴望依然存在。这种矛盾的心理让诗歌更具深度,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纠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及对物质的超脱,表达了白居易对内心宁静与真实情感的追求。
意象词汇: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本诗中,诗人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但恐绮与里”中,“绮”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