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2:49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三十年前我曾是草堂的主人,如今虽然仍在这里,但头发已经花白。
登山寻水我应该没什么力气,和当年在江州担任司马时的我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渐渐地我沉醉于酒,已经不再放纵自己,但仍然没有抛弃我的诗歌创作。
你如果路过炉峰下,请代我向东林长老问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深受大众喜爱,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长恨歌》最为人熟知。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之时。诗中表现了他对青春和曾经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自省。
这首《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是白居易晚年的感怀之作,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开头两句回忆了三十年前的辉煌,草堂是他理想与追求的象征,而今已是头发花白,岁月无情,令人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诗人进一步反思自己老年的状态,提到登山寻水的无力感,显示出身体的衰弱,与年轻时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而“酒魔”的提及,透露出他对酒的依赖与无奈,似乎在逃避现实,但内心仍旧没有放弃对诗歌的追求,这种坚持让人动容。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体现了诗人对情谊的珍视,尽管身处晚年,仍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他在老年对生命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乐观。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江州司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酒魔”暗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