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至苏家园》

时间: 2025-05-11 20:09:35

诗句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9:35

原文展示

九日至苏家园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

白话文翻译

在美好的时光里,我不想白白浪费光阴,闲坐许久,却没有人来交谈。于是我带着老铃,便出门寻找高处的酒樽。悠然自得地整理着我的孤独行囊,慢慢地朝华美的轩台走去。走过鼪鼯的小径,经过了鸡犬相闻的村落。炊烟从茅草屋中升起,平原上滋润丰沃的景象令人陶醉。浓密的桑树和柘树遮蔽了阳光,稻谷和黍米在霭霭的雾气中茂密生长。年轻人和老人携手共度早晨的阳光。我想找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打算在这里安静地关上门。谁知南边的山冈下,恰好有个苏家园。那里我心中所知是一片淳朴之地,可以避开世俗的喧嚣和烦恼。归来时带着美好的话语,高尚的情怀又有谁来论述呢?来年我会像刘子骥一样,去寻找那桃花源的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老铃:指老旧的铃铛,象征着简单和质朴的生活。
  • 登高樽:指高处的酒樽,表示饮酒作乐的场所。
  • 华轩:华丽的轩台。
  • 鼪鼯:小动物,指鼯鼠,形容小径的宁静。
  • 炊烟:指烟雾,表示人们在生火做饭的情景。
  • 黄童与白叟:指年轻人与老年人。
  • 方寸地:心灵的安静之地。
  • 苏家园:苏家园指的是一个淳朴安静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世外桃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仲华,号澄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诗人在苏家园游玩,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诗歌鉴赏

《九日至苏家园》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构建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开篇以“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引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与对陪伴的渴望,随后转向对自然的亲近,带着“老铃”去寻找高处的酒樽,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对村落、炊烟、桑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而富有诗意,令人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这一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温暖与亲切。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心灵栖息地的渴望,向南冈底的苏家园迈去,那里的淳朴与宁静正是他所追求的生活状态。最后,诗人以“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作结,呼应了前文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与宁静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安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强调珍惜时间,感到孤独。
  •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表现诗人渴望放松心情,寻找乐趣。
  •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慢慢走向美丽的地方,享受宁静。
  •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描绘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展现田园生活的安详与富饶。
  •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细致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宁静氛围。
  •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馨。
  •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表达对心灵安宁的追求。
  •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意外发现美好地方,激发向往。
  •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强调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
  •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回归后,思考高尚的情怀。
  •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如“桃花源”,象征理想生活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和谐的珍视。诗人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传达出对世外桃源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辰:象征美好时光,表达时间的珍贵。
  • 老铃:体现简单质朴的生活状态。
  • 炊烟:代表温暖的家庭生活。
  • 桑柘:象征自然的繁荣与和谐。
  • 桃花源:理想生活的象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是: A. 浪费时间
    B. 珍惜时间
    C. 忽视时间
    D. 不在乎时间

  2.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中的“桃花源”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世外桃源
    C. 乡村风光
    D. 忙碌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但《九日至苏家园》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暖,而《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的孤独感。两者在意象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陶渊明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七言 嗟伯夷 七谏 答客难 句 其二 句 其一 送唐大监 午歇惠安寺 游天峰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轻结尾的成语 代为 养卒 车字旁的字 德度 包含歧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势不可遏 择兵 紧行无好步 绝无仅有 斋戒 满腹诗书 髟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章句小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