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歌》

时间: 2025-04-27 04:22:23

诗句

陆沉于俗。

避世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

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23

原文展示: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
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想要避世的方法不是选择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而是可以在宫殿中远离尘世,过上隐逸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陆沉于俗:指身陷于世俗之中,无法自拔。
  • 金马门:古代宫殿的门名,象征尊贵和权势。
  • 蒿庐:意指用蒿草搭建的简陋住所,象征隐居生活。

典故解析: “金马门”是汉代的一处著名地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中的隐喻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反思与逃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东方朔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其机智幽默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人渴望逃离繁杂的世俗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东方朔的这首诗正是对此种思潮的回应,表达了人们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金马门”的提及,暗示了世俗生活的繁华、浮华与虚妄,同时又表达了对宫殿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说:如果能够在权势之地得到内心的安宁,何必苦苦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山中隐居?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的无奈与选择。

诗中“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的态度,认为隐居不仅仅是在偏僻的山林中,而是在能够获得内心宁静的任何地方,这种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引发读者对“隐逸”本质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陆沉于俗: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2. 避世金马门:指出避世的地方并不局限于偏远之地。
  3.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暗示在权力中心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4. 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反问不必在偏远山区隐居,强调心境而非地理位置的选择。

修辞手法:

  • 反问:通过“何必”引发读者思考隐逸的意义。
  • 对比:金马门与蒿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隐逸与世俗的关系,强调内心的宁静比地理位置更为重要,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马门:象征权力和荣华。
  • 蒿庐:象征简单、隐逸的生活。

这两个意象的对比,反映了人对生活状态的不同选择,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马门”象征着什么? A. 隐居生活
    B. 权力与地位
    C. 贫困与简陋

  2.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世俗的热爱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东方朔的《歌》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东方朔更强调内心的选择,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居环境。

参考资料:

  • 《汉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陶渊明及其隐逸思想》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答王簿正叔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三 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寄满子权 送曹杜赴试礼部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吴学士席上作 纸鸢 题步君叙园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威凤片羽 包含迈的词语有哪些 驿梅 人间天堂 包含才的成语 专美于前 象武 招权纳贿 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凿坏而遁 同侪 事预则立 幾字旁的字 小指 口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