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

时间: 2025-05-15 12:02:08

诗句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2:02:08

原文展示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梦觉还惊屟响廊,故人来炷影前香。
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即日,遂良须发尽白。
尺一东来唤我归,衰年已迫故山期。
文章曹植今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白话文翻译

黄粱半熟,太阳还未西斜,玉堂里阴影交错,手边栽着花。
我却在寻找三十年前的滋味,未到用饭的时刻,已经喝上了茶。
梦中惊醒,听到走动的声响在廊道上,老朋友前来,点燃香火。
鬓发已经全白,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一纸书信只存留着老朋友的名字。
法帖中有褚遂良的书法,提到他如今的头发全白。
尺一东来催促我归去,衰老的年纪已迫近故乡的约定。
如今的文章,曹植恐怕会笑,然而我却把波澜起伏浓缩成小诗。

注释

  • 黄粱:指的是黄粱米,这里可能暗指梦境中美好的幻想。
  • 玉堂:指的是高雅的住所。
  • 未饭钟时:未到吃饭的时间。
  • :古代的鞋子,用来表示走动声响。
  • 鬓发白尽: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褚遂良:唐代书法家,因其书法卓越而著称。
  • 尺一:指的是尺子,这里用作时间的单位,表示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子"。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作品风格多样,以豪放、清新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在杭州被召回汶公馆,回忆往昔,感慨岁月流转。诗中表现了他对故友的思念与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夹杂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五言和七言的结合,流畅自然。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以“半熟黄粱日未斜”引出作者的闲适生活,这种宁静的日子让人不禁联想到年轻时的美好回忆。接着,诗人追忆三十年前的滋味,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提到的故人和白发,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老去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褚遂良的书法,更是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苏轼以“文章曹植今堪笑”自谦,显示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创作的反思,最后以“卷波澜入小诗”收尾,既体现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熟黄粱日未斜: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午后,暗示着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
  2. 玉堂阴合手栽花:展现了诗人生活中的雅致,栽花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却寻三十年前味: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4. 未饭钟时已饭茶: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生活节奏的感悟。
  5. 梦觉还惊屟响廊:梦中醒来,听到鞋声,象征着时光的回忆。
  6. 故人来炷影前香:老朋友的来访,点燃香火,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7. 鬓发白尽成何事: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
  8. 一帖空存老遂良:仅存的书信寄托着对故友的怀念。
  9. 法贴中有褚遂良书云:提及褚遂良的书法,反映出对文化的追求。
  10. 尺一东来唤我归:时光如尺,不断催促着人归去。
  11. 衰年已迫故山期:衰老的年纪即将回到故乡。
  12. 文章曹植今堪笑:自谦与对年轻文学的怀念。
  13. 却卷波澜入小诗:将复杂的人生情感浓缩入小诗,体现出诗人的才华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熟黄粱”暗示着美好的幻想。
  • 对仗:如“鬓发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尺一东来唤我归”,让时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粱:梦的象征,代表美好的幻想。
  • 玉堂:高雅的生活环境,象征文化的薰陶。
  • 白发:衰老的标志,代表时间的流逝。
  • 故人:过去的友谊,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粱”象征什么?

    • A. 梦境
    • B. 生活
    • C. 友谊
    • D. 哀伤
  2.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褚遂良”是?

    • A. 唐代书法家
    • B. 宋代诗人
    • C. 友人
    • D. 画家
  3. 诗中“鬓发白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哀伤
    • D. 忧虑

答案

  1. A. 梦境
  2. A. 唐代书法家
  3. C. 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登高》(王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本诗同样以自然描写和人事变化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瑞岩仰老见和复酬前韵七首 临碣石 题吴郡王家双竹 宣召看红木犀赐宴索诗并谢恩 问西湖梅 胜胜慢 汉宫词三首 其三 好事近 政府生日四首 用前韵酬陈判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芝艾并焚 日中必彗 幾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能近取譬 面字旁的字 交市 杂律诗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避权 倒八字的字 盐田 暖衣饱食 个体所有制 遇开头的成语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拔萃出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